当我们在谈论孩子的艺术启蒙时,其实不该纠结于让孩子几岁学画画,或者是看凡·高的画展还是齐白石的画展,我们应该更关注如何挖掘并保护孩子的艺术天赋,如何让他在艺术之旅中领悟到人生的真谛。
在艺术教育、设计、艺术创作、艺术管理领域有着20多年的实战经验的John O Smith教授,看上去却很是年轻,充满活力。他非常关注儿童艺术启蒙的话题,并且有很多好的想法和建议。于是,我们把中国父母在艺术启蒙道路中的困惑和烦恼一股脑儿地“抛”给他,看他如何“接招儿”。
确实,每个孩子都有艺术天赋,都是天生的艺术家,然后呢?
我们想提升孩子的艺术修养,于是带孩子去最好的博物馆,看最好的艺术展,而小家伙只是匆匆地跑过来看了一眼,就拉着你要走,那时候该怎么办?
我们“按图索骥”,找了很多办法让孩子体验各种艺术形式,比如给他一个相机,但宝宝第一次兴致勃勃,下次就不想再拍了,唉,郁闷!
究竟怎样评判孩子的艺术作品,难道什么都要说“真棒”吗?
当孩子进入“应试”教育的行列之后,艺术对他究竟还有什么帮助?
在艺术启蒙这条路上,我们到底该怎么做?John O Smith教授一一分享了他的看法。
自然而丰富的艺术环境
他首先提到的是,如果想让孩子爱上艺术,比如喜欢画画,那么家里确实要给他非常自然而丰富的环境。就好像是想让孩子爱阅读,那么家里应该到处都是书、父母自己就有阅读的良好习惯一样。丰富的环境包括一个孩子可以自由创作的工作台或艺术角,各种各样可供他尝试或有创意的艺术工具或玩具。这样的环境其实就是发掘、保护孩子艺术天赋的沃土。另外,父母自己的好奇心、对艺术的喜爱程度,也会影响孩子。John特别提到,他在中国看到特别多这样的场景:爸爸妈妈都在低头看手机,孩子无所事事地闲在那里。他说:“真的希望父母能多和孩子玩起来,其实艺术就在生活中,艺术启蒙就在和孩子的相处里。”他建议可以利用手机上丰富的信息和孩子进行各种亲子互动,但不要让手机成为亲子关系的屏障。
引导的技巧:兴趣+分享
至于孩子看艺术展不感兴趣的话题,他回答:“其实我们成人也有着自己各种各样的审美标准,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欣赏同一件艺术作品,哪怕它非常知名。我们也可以让孩子挑选他感兴趣的那部分。其实,只要是孩子感兴趣的,都可以成为艺术启蒙的基地,比如海洋馆、科技馆、博物馆。”但是,他也同时提出,经过有趣、有效的引导,也可以让孩子学会欣赏一些艺术作品,比如事先把作品背后的故事或创作者的经历讲给孩子听。在美国的学校里,老师多会通过让孩子们互相分享自己喜欢的艺术作品的形式,帮孩子打开艺术视角,关注到更多风格的艺术作品。他建议在家庭中,父母和孩子也经常做这样的艺术分享,相互接纳和 引领。
价值感的呈现
对于艺术体验,他最想告诉父母的是,除了形式要多样,还应该让孩子体验到成就感!比如给孩子一个相机,之后还有很多事情要做:和孩子一起把精美的照片挑出来,冲洗后镶在漂亮的相框中在家里展示;或者给孩子制作一个网站、把作品发布到朋友圈,让更多的人看到、欣赏,总之,就是要让孩子能看到自己所做的事是有价值的,那么,孩子就会更愿意参与到这样的艺术体验中来。
自我的表达
现在,绝大多数父母已经跳脱出孩子的绘画或艺术作品“像与不像”的桎梏,但是也意识到草率的“真棒”并非能真的帮到孩子。于是,我们问起到底该如何看待和评价孩子的艺术作品的话题。John和我们分享了他的评判标准:表达。他说:“不管这个孩子最后的作品是什 么形态的,只要它里面表达了足够多他想表达的思想、情绪,就是好的作品,我会觉得很了不起。因此,我作为儿童艺术课程的指导者,也会更关注孩子在创造时在想什么,在表达什么,关注过程,而非结果。”
人生的领悟
John O Smith教授和我们刚一谈起艺术启蒙,就提出,他并不认为只有在那儿画画或者做手工才是艺术体验,其实生活中到处都 是艺术,比如做饭、种植、收拾屋子。他自己小时候,每周就会有一个“任务”,做出一两道主菜。他认为完成做菜做个任务的过程,就是一种艺术体验的过程。因为首先要制定计划(做什么菜),然后去执行(买菜和找菜谱),执行的过程中也许会遇到各种困难和挫折,不断克服后,最终完成这个任务,获得家人的赞美和肯定。他说:“艺术学习反过来会帮助孩子体会到做事的完整过程,从他想画什么,到能表达出来,到克服表达中遇到的困难,到最后完成一件作品。因此,让孩子亲近艺术、接受艺 术教育,应该说和其他的学习一样重要,也不仅仅是为了让孩子以后拥有某种乐趣,而是为了能更早地让他领悟到人生的真谛:想实现任何目标,都需要规划、实施和接受失败,以及失败后继续尝试的勇气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