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学堂的一位学员咨询了“婴儿观察”的相关问题,可能很多人对此还不十分了解,其实这在国外已经是比较成熟的一项专业服务。简单说,婴儿观察是专业人员观察妈妈和新生儿之间的互动,并根据孩子的反应,给出一些有效的指导和建议,帮助妈妈和孩子迅速建立安全的依恋关系。今天我们通过一些真实案例来了解一下。
一个家庭的婴儿观察
最近,我受邀去做婴儿观察。这个家庭的女婴刚出生十几天。
被请进家里,我发现爷爷奶奶、姥姥姥爷也都在,加上爸爸妈妈和孩子,这个家现在是7口人在一起生活。
这时,宝宝哭了,奶奶反应迅速,跑到里屋的婴儿床边,姥姥随即也跟了进去。孩子身边围着两位老人,正在坐月子的妈妈左顾右盼,就是看不见孩子的脸。孩子的爷爷和姥爷也很着急,在客厅里大声询问:“孩子怎么了?”
所有家庭成员对这个新生命都给予了最大的关心,家里真的很热闹,但也因此,孩子很爱哭闹——这样的环境让孩子没有安全感。
奶奶认为,孙女以后也是自己帮着小两口带,现在多做点儿事也是必要的,孩子的姥姥姥爷也很想尽一份力,所以4位老人把各种家务进行明确分工。孩子要喂奶了,奶奶就抱过来给妈妈,孩子哭了,姥姥就换尿布……在这个家里,我几乎很难看到妈妈和孩子之间的双向互动,因为他们的互动一直在被打扰。
我曾在专栏里跟大家提过“界限”的问题,这是三代人一起生活的家庭很容易产生矛盾的根源之一。拿这个家庭举例,新生儿最需要的人是妈妈,这个阶段对她影响最大的也是妈妈,其他家人虽然是出于好心,但越俎代庖,给孩子和妈妈带来很多焦虑,同时也对母婴依恋关系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
为什么中国妈妈更容易产后抑郁
我把婴儿观察期间的场景都真实地记录下来,并进行了整理和分析,之后将孩子的父母以及4位老人叫到我的咨询室。
在表达我的观点之前,我给他们看了观察时记录的一些场景。而且我还让孩子的姥姥进行了模拟体验:我请她躺在咨询室的靠椅上,然后对家属们说,现在她就是孩子,正在哭,我们一起去看看她怎么了。大家一拥而上,孩子的姥姥顿时就惊得坐起来,捂住脸:“你们要干什么?”你看,一个成年人在面对这种注视和围观时尚且不安,何况是刚出生不久的孩子。
之后,我向他们解释了父母对孩子的重要性,尤其是妈妈和婴儿的关系,同时把三代人相处要有的界限告诉了几位老人,同时提出一些建议。说完,咨询室里非常安静,4位老人有些惊讶,孩子的妈妈则开始抽泣。
这位妈妈已经有些产后抑郁的倾向,有很多焦虑和委屈,这些不良情绪来自于做新妈妈的经验缺乏和不知所措,来自对这个多人口家庭多重关系协调的压力,来自于在坐月子期间从吃穿到行动不断被干涉的烦恼。
事实上,中国妈妈的产后抑郁概率远大于国外。很多外国妈妈都把生育当成平常事,很放松,在孕期和产后,生活都和平时没有太大的不同。家庭之间的界限也很明确,也没有坐月子这一说。而且,她们大多也不用承受来自工作、医疗以及社会保障方面的压力。
让你知道孩子在说什么
每个妈妈和孩子的互动方式都不尽相同,而每个孩子希望得到的回应也不同。不是每个家庭都会请专业人士进行婴儿观察,不过作为妈妈,在和孩子的互动中应该多观察,才能知道孩子在说什么,哪种回应方式是他喜欢的。
婴儿的眼神、动作以及含混不清的声音都是在表达自己,需要妈妈做出回应。比如,在给新生儿洗澡的时候,不能抱起孩子就放到水里,要给他一个适应的过程。妈妈用双手托着他,逐渐接触水,观察他的反应,如果他皱眉或者哭闹,说明他还有些不适应,那就把他抱在怀里抚慰,直到情绪平息。然后不断重复这些动作,直到他完全适应。
婴儿从母体分离,成为独立的个体,是需要经历一些变化的,需要在和妈妈的双向互动中,建立他对自己以及外界的感受。他的身体需要被抚触和拥抱,情绪需要得到回应和抚慰。
很多婴儿都有吮吸手指的习惯,这是因为他给出的一些信号没能得到关注,产生焦虑而导致的反应,这种反应本身是他在寻找和确定自己的存在感。有些孩子将这种习惯一直带到长大成人,也难以改掉,甚至要将手指甲啃到很短,产生痛感,才能缓解情绪上的压力。
在孩子一岁之前,妈妈一定要耐心、细致、温柔地在他身边呵护,家人要让妈妈和孩子尽可能多地在一起,让孩子感受到饱满而妥帖的爱,为他的安全感打下好的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