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成员之间不埋怨、不急躁
孩子得病以后,很多家庭几乎都会出现家庭成员之间的不愉快交流:因吃药或看病的看法不一而争执、埋怨,或是自我检讨没照顾好孩子。
孩子生病的时候,家长在互相埋怨或自我检讨的时候,实际上是在无意中给孩子灌输一种憎恨疾病的思想,认为感冒不应该得,得了感冒就是倒霉的事。
其实,大多数孩子得的都是常见病,并不严重,所以没有必要那么紧张。以后孩子生病的时候,一定要告诉他,生病不可怕,谁都会得病,看了医生,吃了药,过几天就会好的。如果家庭成员之间真的有分歧,也要躲开孩子交流。如果家长在这个时候就不镇静,给孩子造成的阴影远远比疾病要严重得多。而家庭成员之间很融洽地去面对孩子生病,孩子就会感到很轻松,身体也会恢复得快些。
要问孩子是否难受
孩子生病的时候,家长往往会以某项具体指标作为标准来判断病情的轻重,比如体温,通常认为发烧40℃的孩子肯定比发烧38℃的重,其实不一定。如果孩子烧到40℃还满地跑,而只烧到38℃的孩子却无精打采地躺着,显然38℃的孩子病情更严重。
那怎么知道孩子病得严不严重?要看他是否难受。什么叫难受?孩子的自然生活规律发生了改变,就是难受。同样是发烧,孩子是不是难受,意味着病情是轻还是重。大一些的孩子可以问他难不难受,小一些的孩子虽然不能用语言表达,但如果他玩得好,作息时间也没有大的改变,就说明他并不难受。而那些生病后“乖”得不得了的孩子,不爱动,不想说话,不哭也不闹,其实说明他很难受。
所以,千万不要以自己主观的想法来判断孩子的病情:39℃还能忍,40℃就严重了,不看医生就不行了,其实不是这样。有一种俗话叫“爱哭的孩子有奶吃”,孩子生病时一定不能有这种想法,他哭闹得厉害就带他去看病,他不哭不闹就不用去,一定要反着来:孩子越是不哭不闹,往往可能病情越严重,这是需要带孩子去看病的一个很重要的理由。
生病后,清淡饮食
孩子生病后的饮食以清淡、易消化为总的原则,尤其是患消化道疾病要特别注意。
有的家长认为配方奶营养均衡,孩子生病时如果吃饭不好,可以让他多喝些奶。其实,奶中的脂肪含量很高,不属于清淡饮食。如果孩子患了呼吸道感染,喝点奶问题不大,但如果是消化道疾病就要特别注意,因为消化道的损伤会造成奶的吸收不良,奶中有乳糖,喝了以后腹泻更厉害。
孩子患消化道疾病,只喝米粥营养不够,又不能喝普通奶粉,怎么办?这时要改用不含乳糖的配方奶,俗称腹泻奶粉,腹泻奶粉不会刺激胃肠道,既能代替奶的营养,又能避免消化道的损伤及加重。
愈后的评估
孩子生病大概几天能好?怎么才算好了?这次好了以后会不会还有类似的问题再出现?会不会影响到生长发育……可能家长都会有这样的想法。特别是经过一两天的治疗效果不大明显的时候,家长更是心里没底。那么,怎么去对孩子的愈后进行合理的评估呢?需要注意两点:
与医生和有经验的父母交流
如果孩子病了几天,用药效果也不明显,你可以跟医生交流一下,孩子是不是病得比较严重?是否需要复查?医生就会比较重视,也会给你一个是否需要复查的决定。也可以跟有经验的妈妈聊一聊,如果她的孩子也曾得过这种病,她会告诉你孩子会有哪些情况出现,她是怎么处理的,这样你的心里就有底了,不会那么恐慌。最近患疱疹性咽峡炎的孩子特别多,患病时,孩子的口腔有疱疹,疱疹破溃时,孩子会因为口腔和嗓子疼而有一段时间不愿意吃东西,有经验的妈妈就会告诉你,忍几天就好了。
不要太依赖网上的信息
网上的信息非常多,但并不是针对你的孩子个人而言的,如果你只是依赖于网络,而关键词输得又不精确的话,得到信息就太多了,如果再搜索到非常严重的后果,往往会弄得你心神不安。比如孩子高烧3天不退,网上搜索的结果可能就有白血病!所以,这时不要急于上网,否则无形中会增加你的焦虑,不仅影响到自己和家人,也会增加孩子的压力。
做父母的都带孩子看过病,不过上面这几点提醒,可能大多数家长都没有想到、没有做到。为了孩子的健康,为了父母少走些弯路,崔大夫从医生角度给你的提醒,一定能让你在以后处理孩子生病的问题时更冷静,也更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