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误5.宝宝能吃就多喂
宝宝食欲好是健康的表现,面对食欲旺盛的宝宝,妈妈一般都会尽量满足他的进食意愿,总怕他饿着。
妈妈错在——过度进食危害健康
宝宝的进食量虽然绝对数量不及成人,而相对他的体重来说,进食量要远远超过成人。同时,宝宝的各个脏器还没有发育完善,胃肠道黏膜比较薄弱,消化腺也需要逐渐成熟,所以,消化能力有限。如果给宝宝吃得太多,就像汽车超载,时间短或许还能应付,时间长了,汽车就要出故障,宝宝的消化系统就会出问题。
胃肠道有自己的工作规律,进食后开足马力对食物进行消化吸收,然后进入休息状态,为下一次进食做好准备。如果宝宝吃得太多,胃肠道就要加班工作,休息时间就要缩短,甚至被“取消”。长期如此,消化系统就要累坏了。
宝宝消化吸收食物需要时间,如果给宝宝吃得太多,食物的消化吸收就会不充分,使宝宝出现腹胀、腹泻、呕吐等消化不良症状。
过量进食超出宝宝身体的需要,额外摄入的热量会转变成脂肪,让宝宝越来越胖,这种状态会一直延续到宝宝长大成人,成为多种慢性疾病,如高脂血症、高血压、糖尿病等的诱因,影响宝宝一生的健康。
妈妈应该这样
宝宝的生长发育正常,说明进食量合适,妈妈就没必要再多喂了。
如果宝宝食欲特别旺盛,有了肥胖的苗头或已经是个小胖子,就要采取一些措施:少给宝宝吃体积小而热量高的食物,如奶酪、点心等,适当增加热量低、饱腹感强的水果、蔬菜;喂食的速度慢一些,增加宝宝咀嚼食物的时间,也有助于控制进食量。
错误6.辅食越“香”宝宝越爱吃
糖、酱油、味精加在辅食里,味道很香,能引起食欲,宝宝会非常喜欢。
妈妈错在——过多调味品对宝宝的健康不利
宝宝的口味并不像成人理解的那样,或许妈妈觉得没有味道难以下咽的食物,宝宝却吃得津津有味。而成人感觉可口的味道,宝宝却不喜欢。
对宝宝来说,尤其是1岁以内的宝宝,食物中本身含有的盐分完全能满足身体的需要,不用额外加盐。如果妈妈按成人的口味在辅食中加盐,会增加宝宝的肾脏负担,反而不利健康。味精和酱油也都含有钠,也不适合放进宝宝的辅食中。
食物加糖也是不可取的,因为这样会让宝宝养成不甜不吃的毛病,而且糖吃多了会影响食欲,还能增加患龋齿的机会。
调味品会改变食物本身的味道,如果习惯了吃调味品,宝宝对品尝食物自然味道就失去了兴趣,形成口味的偏好。如果宝宝养成爱吃咸的习惯,一生都难以矫正,而吃盐过多对健康的危害是人人皆知的。
妈妈应该这样
辅食尽量不放调味品,从小养成口味清淡的好习惯。宝宝对食物的颜色和形状更感兴趣,想引起宝宝的食欲,可以在这些方面多下工夫。
错误7.拿零食当辅食
膨化的米饼、麦圈、巧克力、奶片、锅巴等,可以给宝宝当辅食吃,既方便宝宝又喜欢。
妈妈错在——零食不能代替辅食
宝宝常吃的零食其实并不属于婴幼儿食品,其中含有多种食品添加剂,而安全卫生标准也和成人食品无异,不适用于宝宝。食品添加剂是为了改变食物的味道、色泽及保鲜的需要添加的,不但不会增加营养成分,反而对肝、肾功能不够完善的宝宝有害。
零食都比较注重味道,如果宝宝经常吃零食,会养成味道不香就不吃的毛病,因而不喜欢自制辅食。
妈妈应该这样
宝宝偶尔吃零食没问题,但不能代替辅食,零食应该安排在两餐之间,而且不能太多,防止影响正常饮食。自制的辅食和市售的辅食都是很好的选择。
宝宝添加辅食的原则
逐步适应:一种辅食应经过5~7天的适应期,再添加另一种食物,然后逐步扩大添加辅食的品种。第一个添加的辅食是米粉类,因为大米蛋白质很少过敏。每种新的事物可能尝试多次才会被婴儿接受。
由稀到稠。如果刚开始添加米粉时可冲稀一些,使之更容易吞咽。当婴儿逐步适应后就可以逐步变稠。
量由少到多,质地由细到粗。开始的食物量可能仅为1勺,逐步增多。食物质地开始要制成泥或汁,以便于吞咽。当乳牙萌出后可以适当粗一些硬一点,以便训练婴儿咀嚼功能。由液体到半固体再到固体。
因人而异。婴儿的生长发育有较大的个体差异,这也决定了婴儿食物摄入量的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