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加入收藏  | 
你所在的位置:乖乖网 > 0—1岁 > 婴儿早教 > 家庭教育不能“去中国化”,传统过时了吗?

家庭教育不能“去中国化”,传统过时了吗?

2015-04-20 16:14:26 出处:乖乖网 作者:阿兜 婴儿早教
标签: 婴儿早教    早教    早教方式   

有生命力的价值体系,必然能适应各种时代,并不断丰富发展。事实上,中华民族的基本道德规范体系一直在变换形式,证明它有强大的生命力。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被海外华人称为“习六条”,受到广泛的关注与认同。有学者将之总结为“仁、民、信、义、和、同”的“新六德”,希望成为21世纪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共同价值观。

全国教育科学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学校中华美德教育实验研究”,从1994年至今,已经在9个省市的千余所学校、百万余名学生中,连续滚动研究、实验了20年。该研究项目选定10个德育项目:忠、孝、诚、信、礼、义、廉、耻、勤、宽,体现了对传统美德的现代转化。

家庭教育不能“去中国化”,传统过时了吗?

我认为,现在家庭教育必须重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道德的价值,根据孩子人格形成的规律,小学阶段注重孝、礼、勤、诚、耻的品德习惯养成,中学阶段注重忠、信、义、宽、廉的道德理性与公民道德的培养。“十德”的修炼,必为孩子成为堂堂正正的中国人,进而接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奠定坚实的基础。

家训异彩纷呈

钟建军(7岁男孩的爸爸):请问范教授,您所推崇的传统文化、道德,在哪些古籍中可以读到?针对家庭教育的著作都有哪些?

范国军:我建议家长朋友们多读古代家训。家训是我国传统文化中极具特色的部分。基本上是指长辈对子孙、家长对家人、族长对族人有关治家理财、修身处世等的教诲训示,此外,也有一些是夫妻间的嘱告、兄弟姊妹间的诫勉、劝喻,以及后辈贤达者对长辈的建议与要求。

主持人:范教授不妨简单介绍一下古代家训的发展历史。

范国军:好的。家训文化在我国有源远流长的历史。从传统家训流传下来的文献资料来看,中国家训文化发展的大致脉络为:萌芽于五帝时代,产生于西周,形成于两汉,成熟于隋唐,繁荣于宋元,明清达到鼎盛。而到了清末,传统家训发生了整体衰落和局部开新的变化。中国最早的家训是周初王室的家训。直到先秦时期,家训总体上只是家长对子女就某一问题的训示或家教实践中父母对子女的教诲,并非严格意义上的系统而完整的居家之“训”。到了两汉三国时期,提出了家训、家学、家戒、家声等基本概念,内容上显现出儒家思想影响加深和封建礼教强化的趋势,并广泛采用了家约、家书、家信等新的家训形式。到了明清时期,家训不仅数量众多,而且形式丰富多彩,包括箴言、歌诀、训辞、铭文、格言、警句等。

Copyright ©2010 guaiguai.com 黔ICP备15001417号-1 沪B2-20100008 文网文[2008]150号 联系邮箱:adou@quxiu.com
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果无意之中侵犯了您的版权,请来信告知,本站将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 网站地图 乖乖问答 移动版 每日归档 专题大全

沪公网安备 310112020014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