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鹰在水下逐鱼的情景,被水下摄像机跟踪拍摄后传到湖边的大屏幕上,精彩的场面一清二楚地展现在游客眼前。
忽然,一只鱼鹰叼着一条鱼儿跃出水面。船家赶紧把它接到船上,但并未急着取下鱼鹰叼着的鱼儿,而是顺势把鱼鹰挑在竿头,高高举起,在游客面前展示一圈。鱼鹰则骄傲地蹲立在竿头,拍打着翅膀,简直像个得胜的将军。
接下来,每有一只鱼鹰捉到鱼儿,船家都会如法炮制——将那只鱼鹰挑到竿头向游客展示,观众则给予热烈掌声,只只鱼鹰志得意满,接下来逐鱼的情绪更加高涨。湖面上水花翻腾,鱼跃鹰逐,热闹非凡。游客们大开眼界,大饱眼福,我却从中突然悟到一个教子新思路——
船家能用竿子高挑鱼鹰,来鼓励它们奋勇争先地捉鱼,我也可以用同样的办法来鼓励儿子啊!
我认为,儿子就像一只鱼鹰,葫芦丝应该就是水底的游鱼。儿子学吹葫芦丝,恰似鱼鹰逐游鱼。我是"船家",不过我这个船家没有洱海的船家这般称职——当鱼鹰有所获时,这里的船家会把鱼鹰挑在竿头给予鼓励,让鱼鹰获得成就感和继续逐鱼的动力;我呢,儿子学吹葫芦丝后,从没带他"表演"过,更没有把他挑在"竿头"鼓励过,儿子因此一直没有成就感,学习的动力才渐渐丧失,以至于从"有兴趣"变为"没兴趣"。
我得学习洱海的船家,把儿子像鱼鹰一样挑上"竿头",让儿子获得成就感和持续学习的动力才行。
回到家,我找出已经蒙尘的葫芦丝拿在手里"把玩"。儿子见了,漫不经心地问:"爸爸,你会吹?"
我说:"我不会吹。可是你会呀——回头,有位叔叔家的小弟弟过生日,我带你去,你给吹《生日歌》吧!"
一听有"表演",儿子眼睛一亮,却又突然胆怯地说:"我——怕吹不好。"
"你一直都吹得很棒呀!"我学着洱海船家鼓励鱼鹰的样子鼓励儿子,并把葫芦丝递给了他。
儿子接过葫芦丝吹起了《生日歌》,虽然明显生疏了,但我还是立即鼓起掌来。听到掌声,儿子渐渐有了信心,并最终跟我定下了生日宴会上的表演。
生日宴是在一家酒店举办的,很隆重,我儿子的葫芦丝独奏是一个重要环节。当儿子走上舞台演奏时,我就站在他身边。待一曲《生日歌》吹罢,我抱起儿子并高高举起,台下立即响起热烈的掌声。那情形,就跟船家将鱼鹰高高地挑在竿头一样。儿子十分有成就感。
回到家,儿子紧紧抱着他的葫芦丝,说:"还想去兴趣班接着学。"我顿时心中暗喜——把孩子高高挑上"竿头",果然让他重获学习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