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区四:对孩子要求过高,经常否定孩子的选择
由于年龄的原因,孩子在表达意见时,难免会产生一些错误。但是无论这意见多么幼稚和错误,父母也不要给予批评、指责等负面评价。如果孩子总遭受这种挫败,就会不愿再提出自己的意见,并终止此种尝试。
尤其不少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风心切,对孩子往往期望过高,总是不满意孩子的表现,赞许少,批评多。
有的爸爸妈妈还让孩子做力所不能及的事,又不帮助他。结果,孩子就会产生越来越深的挫败感,失去自信,他们害怕做错事情后被父母批评,却又不知怎样才能做好,因而变得优柔寡断,无法做主。
误区五:乱给孩子贴"标签",模仿/顺从不总等于没主见
像我本文开头说的,有些孩子看起来缺少主见,这跟他们本身的性格特点有关。有些孩子本身就很随和,愿意听从和服从他人的决定。这种顺从本身,就是他们做出的选择,是他们的主见。
这种个性未必不好。只是一旦当父母的有了对比,看到别人家的小孩很有想法的样子,就容易担心自己孩子没主见,将来会"吃大亏"。
当父母一遍又一遍地告诉孩子"这种个性不好",孩子很可能由于你给他贴上了这个"不好"的标签,而产生一种深深的自卑感与缺陷感,而失去自信,结果是愈发内向和没主见了。
父母需要知道一点:孩子就是在模仿和探索的过程中学习和成长起来的,这是积累经验的一种途径和过程。越小的孩子越容易如此。
所以,不要轻易给孩子贴标签,同时避免前述的诸多教养误区,尊重孩子的个人意志,尽量不干涉孩子的人际交往方式就好,孩子就会在互动的过程中找到适合自己的为人处世之道。
误区六:不给孩子"犹豫"的时间
很多时候,孩子做不了决定,并不是他们没有想法,而恰恰是想得太多,才导致犹豫不决。当孩子在做选择的时候,父母如果不耐烦地一直催促,或者干脆替孩子做决定,很容易打击孩子自主的积极性。
给孩子充分的考虑时间,相信孩子能做出决定,父母的信心将会转化为孩子的自信。
误区七:父母自己就是个优柔寡断的人
一直说"身教胜于言传",如果父母本身就是个容易优柔寡断的人,那么父母在孩子面前必须要表现出果断,用自己的果断来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给孩子树立角色榜样,同时在日常生活中鼓励和褒奖孩子的果断精神和行为。
Tips:多听少说
美国著名成功学家卡耐基曾说,人与人之间谈话的时候,要留80%的时候倾听,剩下20%的时间,带着启发对方的问题来说。所以在于孩子的交流过程中,多一些倾听,少一些说教,更容易引导孩子自己思考、做出决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