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加几勺奶粉 ,差点夺走宝宝生命
厦门王先生的儿子是一位早产儿,爱人母乳不足,刚出生3天的儿子只能加奶粉辅助喂养。喜得贵子的王先生自然百般宠爱,“我每次给儿子冲奶粉时,都会特意多加几勺,希望他吃得饱饱的。”
可没想到王先生没等来孩子长胖的消息,小宝贝奶粉才喝了两天,就出现呕吐、腹胀、肚子硬等症状,原本生龙活虎的宝贝也一下没了精神。
父母赶紧把孩子送到中医院治疗,一检查才发现,孩子竟然得了肠坏死!
医生表示,宝宝喝的奶粉太浓,孩子的消化系统渗透压失衡,肠子外的水分往肠子里渗透,胀气胀得厉害,出现了急性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早期症状,再发展下去,孩子就会出现发烧、便血等症状甚至有生命危险。
得知真相后,王先生后悔不已,并告诫其他家长——“关心则乱”。
除上述奶粉冲的太浓外,以下还有10妈9错的冲奶法:
先加奶粉后加水
危害:先加奶粉后加水,实际水量会少于奶粉冲调指示中水量,不能保证冲调浓度的精准性;再者,先加奶粉后加水,奶粉比较容易结团,溶解不均匀,不利于消化。
纠正:正确的冲调次序应该是,根据奶粉罐上标注冲调比例,先往奶瓶中加入温水,然后取适量的奶粉加入奶瓶中。
纯净水or矿泉水冲奶
危害:纯净水与蒸馏水一样,不含杂质或细菌的水,也不含各种无机盐,缺少了普通自来水中含有的矿物质;而矿泉水则与纯净水相反,当中含有的矿物质含量多且复杂。若长期使用这两者冲调奶粉,可能会影响宝宝的健康。
纠正:使用经过净化、煮沸、冷却到适宜温度的白开水最为合适。
水温未注意
危害:婴幼儿奶粉中有不少热稳定性较差的营养成分,如果使用较高温度的开水冲调奶粉,容易流失营养;冷水冲调奶粉能充分溶解,宝宝肠道很受伤。
纠正:市面上的主流奶粉产品都是经过相关质检部门的检验,不含致病菌,所以为了保证营养,大多数奶粉所建议的冲调温度多数都在70℃以下。具体不同牌子的奶粉,建议的水温不一样,所以新购买一种奶粉饮用时,最好看看说明。
用勺子搅拌或使劲上下摇晃
危害:会让奶液产生大量的气泡,而宝宝喝了含有大量气泡的奶液,容易胀气打嗝吐奶。
纠正:按比例加入水和奶粉后,套上奶嘴,用双手手掌夹紧奶瓶,水平方向来回滚搓,请记得温柔一点哟!
换奶粉如换衣服
危害:无论是由一种牌子换到另一种牌子,还是同牌子的由一个阶段换到另一个阶段,这个过程就叫做转奶,容易导致宝宝肠胃不适。
纠正:转奶初期,必须两种奶粉混合吃。先在老的奶粉里添加1/3的新奶粉,吃过两三天后都没有不适的话,再老的、新的奶粉各1/2吃两三天,再老的1/3、新的2/3吃两三天,最后过渡到完全用新的奶粉。在转奶的那几天不要添加其他新的辅食,宝宝生病(感冒、发烧等)及接种疫苗期间也不适合转奶。
放凉的牛奶煮沸再食用
危害:已经冲调好的奶粉若再煮沸,会使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物质的结构发生变化,从而失去原有的营养价值。
纠正:泡好的奶粉在未吃过的情况下,常温存放不能超过2小时;若放在冰箱冷藏,则不能超过24小时。短时间内未喝完的牛奶变凉,可以将装牛奶的奶瓶放进盛热水的容器内温热即可。
不同年龄段儿童喝奶粉有什么不同?
2—5岁,饮用低脂奶。在选择牛奶方面,2岁以下幼儿应饮用全脂牛奶,2—5岁则可饮用低脂奶,而5岁以上可饮用脱脂奶。幼儿肥胖已经成为全球共同关注的问题,所以孩子喝奶也要有节制,如果已经出现体重超标的问题可以适当选用脱脂或低脂奶。家长也可以让幼儿食用其他含钙量较高的食物,如豆腐、绿叶蔬菜、奶酪等,以摄取足够钙质。
1岁以上,可以喝鲜奶。1岁幼儿已能从多样化的饮食中摄取所需的营养,此时奶只是他们均衡饮食的一部分。幼儿每日饮用360—480毫升奶,大致已足够提供他们所需的钙质。这个时候,孩子已经可以喝比奶粉便宜很多的牛奶了,包括巴氏杀菌奶、利乐枕奶或全脂奶粉等,而不必食用特别的成长或助长配方奶(即3段、4段)补充额外营养。许多商家推出“成长奶粉”、“学龄期奶粉”等,大都是商业炒作,没有必要专门购买。
6—12个月,可以不换奶。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已经开始吃辅食,家长可让他们饮用任何品牌的婴儿配方奶(1段奶粉)或较大婴儿配方奶(2段奶粉)。现在,还没有足够的科学证据认为,6个月以上的孩子必须要转喝2段奶粉。许多家长认为孩子6个月以后,就不能喝1段奶粉了,必须转成2段的。其实,这两种奶粉差别并不大,没有必要专门换。
0—6个月, 婴儿配方奶。对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来说,奶是主食。市面上不同品牌的婴儿配方奶,成分均大同小异。家长可选用符合食物法典标准的婴儿配方奶(即「1」号,国内称1段奶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