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种疫苗只是为了孩子的健康,虽然每种疫苗早生产时都经过严格的实验和消毒,但不能保证每个孩子都100%的健康安全,大多数接种疫苗的保护率在85%—95%左右。同时也因为孩子个体的差异,免疫成功的几率也不是100%。我们就需要走出5个接种疫苗的误区。
错误观点一:“孩子只要接种国家规定的计划免疫内疫苗就足够了,其他疫苗没必要接种”
预防接种是医学界公认预防和控制传染病最为安全、经济、有效的手段之一。因此,建议有条件的家长在计划免疫的基础上自费选择更多种类的疫苗,如水痘疫苗、甲肝疫苗、流感疫苗等,多接种,多保护,为宝宝下一份全面的“免疫”保单;或者选择更新升级的疫苗替代计划免疫内疫苗,因为新一代技术使疫苗更安全有效
错误观点二:“接种过疫苗就能100%不会生病”
为了使疫苗安全,生产疫苗所使用的病毒或细菌都被灭活或减毒,没有一种疫苗的保护率是100%,大多数常规使用的疫苗保护率在85%—95%左右。由于个体差异,也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免疫成功。
错误观点三:“打疫苗有副作用,影响人体健康”
疫苗的研发与药品一样,投资巨大、研发周期长(平均为7—10年)、上市审批严格;由于疫苗的使用对象为正常健康人群,要求比药品的制造技术复杂,生产周期更长,安全性要求更高。接种疫苗要求在医生专业指导之下,正确掌握禁忌症,安全性是有保证的。事实上大多数疫苗的不良反应,如接种部位酸痛、轻微发热等,是短暂而且是临时的。
错误观点四:“接种疫苗是小孩子的事,成年人没有必要”
对于传染病的威胁,只要体内没有产生过抗体,任何年龄阶段都可能受感染。成年人是社会及家庭的支柱,更需要受到保护。早预防、早受益,尤其是医务工作者、导游等高危群体应当接种。
错误观点五:“没有必要自己花钱打疫苗”
以甲型肝炎为例,据测算,患者平均住院45天,住院费用约1.2万元,出院后完全恢复约需5个月,要花销3000元,共需1.5万元。与其相比,接种一支甲肝疫苗,只花很少很少的钱。疫苗对于个体预防疾病的经济效益最为显著,更重要的是,避免了疾病对健康的损害。
我们要清楚的意识到孩子接种疫苗了并不能完全保证安全,家长不要认为疫苗是“万能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