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图舌是小儿的常见病,其发病与精神神经因素、体质因素和营养因素等有关。起初病变呈小点状,以后逐渐增大,一边发展,一边修复,不断变化游走,常常会在一昼夜间改变位置。患地图舌的孩子一般没有明显症状。吃刺激性食物可引起不适,舌头有烧灼感并且发痒,伴随有食欲减退、烦躁不安等表现。那么,小儿地图舌怎么办呢?
临床表现
主要表现在舌表面黏膜突然出现部分舌乳头(严格地说是丝状乳头)萎缩消失,起初为点状,逐渐扩大形成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形的红色光滑区,好像舌黏膜剥脱掉一片似的,而其周围呈现增厚稍隆起的黄白色边缘,因此在舌面正常黏膜与病变区黏膜间轮廓清晰,形似地图状,故称为地图舌。由于丝状舌乳头可以边剥脱边修复,故剥脱区的大小、形状可能经常变化,有时只有一片剥脱区,有时是多个剥脱区同时存在,甚至相互融合波及整个舌面。地图舌一般没有明显的自觉症状,病变区较大时对刺激性的食物如辣的、酸的食物比较敏感,可有轻度烧灼感或刺痒感。有部分患儿合并裂纹舌,在舌背上形成较深而弯曲的沟,有的家长见到后会感到比较紧张。其实本病有一定的自限性,也就是剥脱的丝状舌乳头可自行修复,使舌黏膜表面完全恢复正常。但仍可间歇性发作,有的病程可以长达数年,甚至到成年,但大多数患儿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自愈。
病损主要位于舌背与舌缘黏膜,亦可扩散累及舌腹黏膜。舌头上有很多突出及不规则的白斑。
病理病因
地图舌发生的原因并不十分明确,有人认为与肠道寄生虫或胃肠功能紊乱有关;也有人认为与儿童神经系统发育不健全,情绪波动有关;还有部分患儿的父母也曾患过地图舌,故表现有一定的遗传倾向。一般地图舌多见于儿童,特别是体弱的婴幼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