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中国很流行一个话题,儿女是穷养好呢,还是富养好?很多人赞同,儿女要富养。我早就想据这个话题说说儿女教育的问题,我个人觉得孩子不管是儿还是女都要"穷养"为好。
我这里说的"穷"不是那种让他们过贫穷的生活,吃不饱穿不暖,而是说他们过得比父母要"穷"些,根据家庭情况,各自调节罢了。
这次和朋友聊天,说到九十年代的小青年们,如何不理解父母,如何会享受生活,如何要求父母做这做那,如何懒惰等等,我很感慨:都不是孩子们的错,是父母的错,父母没有做好榜样,父母没有以身作则,父母没有对孩子进行耐心教育,尤其是没有让孩子和父母一起分担,他们很多都是父母"包起来的一代",试问他们又怎么会明白生活的不容易呢?怎么会成为理解人的小青年呢?希望以后社会教育他们成熟。
我觉得孩子最不能娇生惯养,这是中国最好的古训,不管父母穷也好,富也好,不穷不富也好,对孩子都不能娇生惯养,让孩子习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日子,这种做法对孩子是"毒害",这让孩子成为一个只关心自己的自私自利的多。
家长应该根据孩子不同年龄情况,让孩子做事情,只要他们自己能做的,大人尽量不给他们做,让他们养成勤劳的良好习惯。在劳动中可以锻炼孩子的恒心毅力,也可以培养孩子关爱别人和尊重他人的美德。比如说让孩子做家务,他们会感受到做家务的艰难和快乐,为此他们会爱惜别人的劳动成果,那就会改掉孩子们在家里乱扔东西的习惯,从而也养成一种爱整洁的好习惯。再例如做饭菜,孩子帮父母做饭菜就知道父母做饭菜的幸苦,以及做出来的饭菜得到别人认可和赞同的欢心,他们自然会理解父母劳动的幸苦,比说教好上好几倍。一个在家里什么都不做的孩子,怎么叫他们明白妈妈的幸苦,和家里干净环境得来的不易呢?同时他们还学到了欣赏和鼓励别人。
可能很多人会说:把孩子教育得那么爱劳动,以后结婚了且不是我的孩子吃亏吗?这种想法实际上就是一种自私自利的榜样。我们要换个角度思维,如果大家都为了不让孩子结婚后吃亏,大家都不让孩子做家务,那么孩子们长大结婚后会是什么样子呢?同时也在不知不觉间把孩子培养成了自私自利,不为他人作想的人了。
其次就是孩子不能干涉家里的收入与支出。这里是什么意思呢?很多孩子觉得自己用父母的钱是应该的,其实不怪孩子们不懂事,也是家长给娇惯出来的。家长老是让孩子想要什么就给什么,从来不让孩子知道挣钱的不容易,那么孩子又怎么理解父母经济上的困难呢?他们自然是想要什么就要什么了。如果每次父母都满足了他们,那么有一次不满足他们的要求,自然不高兴了,有的弄得孩子还恨上了父母。
有人会说了,我家里有钱,为何不满足孩子的要求呢?这种观点错了。从来没有人敢说他家里的钱用不完,钱多有钱多的用法,钱少有钱少的用法,对于孩子,他们也一样,父母有钱,他们可以用更多更高的方式来消费,一样可以把钱浪费掉,不信的父母试试?
父母要对孩子习惯说"不",例如孩子想买他们喜欢的东西,我们就要常说"不"。如果孩子非常喜爱,父母经济上也宽裕,那么就让孩子学会等待,或者让孩子用劳动来换取,那么孩子慢慢学会的就是"自己喜爱的东西,不是那么容易得来,要耐心等待或者付出劳动才能得到"。培养了孩子耐心等待的习惯,也培养了孩子爱劳动的习惯。
父母对孩子要进行"家庭实际情况"教育,告诉孩子家里的经济状况,让孩子和父母一起分担,孩子花钱,千万不要一味的吵骂或者一味的给与,而要给他们讲清楚给或不给的原因,也不能因为自尊心而不告诉孩子经济拮据的实情,这样孩子更能理解父母,也就理解父母在很多东西上不能满足他们的原因,而不是不爱他们。孩子也觉得父母尊重他们,觉得自己是家里的一员,有种"大人"的感觉,慢慢就学会了和父母分担家里的麻烦了,从而也学会了关爱父母,爱家等美好品德,
中国有句古话"打米量家箕"就是这个意思,量入为出,不能大把花钱,也不能任意花钱,更不能因为父母有钱就任意花钱,这些想法都是错的。教育孩子们要知道父母的钱不是他们的钱,父母只是有养育和监督教育他们的责任,他们想要享受,也不是不可以,那就好好学习,勤奋劳动,增长本事,长大了自己挣钱来享受,能享受到什么度就享受到什么度都可以,我们父母绝对不会干涉。但是父母的钱是父母幸苦劳动挣来的,他们没有权利自由享受,更不要说胡乱享受了。父母也坚决不让孩子胡乱享受,免得孩子养成了一种错觉"钱来得很容易"以及"钱可以乱花"。培养孩子节省的好习惯,让孩子们明白:如果自己以后挣不来这么多钱,怎么习惯比现在还差的生活呢?人从高处向低处走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父母也必须做好榜样,尽量不花老一辈的钱,尊重老人和关爱老人,孩子们就理解为何自己不能乱花父母钱的道理了。不然孩子们就算是口里不说,心里会想:"你们就可以乱花父母的钱,我就不可以乱花你们的钱了,这不是不爱我吗?你们才是自私自利,还好意思教育我?我为何要理解你们,爱你们呢?"孩子的思维毕竟很单纯。
孩子们的道德培养不但在生活中耳濡目染,还要在言谈上给他们讲解,让他们明白正确的道德比什么都重要,而不是自我堕落。要培养孩子尊重现实,客观而实际,有自己的主见,不要去随波逐流,看到别人怎样,自己就要去跟随。这就需要培养孩子自重自尊自立,别人怎么做,不等自己就要去跟随,对自己有用的我们拿来,对自己没有用的,不要乱拿来。中国古话"不以物喜,不以己悲"非常正确。不过父母在生活中也要注意,就算我们有钱了,也不要大手大脚花钱,给孩子一个不好的印象,我们的钱要花在应该花的地方。父母也不要讲排场,虚荣心第一要不得,父母要做出好的榜样来。
其实我们小时候最快乐的不是物质的享受,而是和父母在一起享受那种家庭的温暖才是最美好的童年回忆,不是吗?"穷养"孩子没有什么不好的,我们父母给与孩子更多的是精神上的关爱,品德教育以及生活中孩子们遇到困难时的鼓励与帮助,而不是物质上的无限给与。物质给与再多,如果缺乏精神上的很多东西的话,那孩子们的童年一样不快乐,甚至还影响孩子的未来。
一句话,要让孩子过得比我们父母"穷些",那么孩子就会学到很多好的东西,对他们以后的人生有积极的意义。对于那些在物质上宁愿苦了自己也不要苦了孩子的父母,想法设法让孩子享受别的孩子也有的一切,想方设法让孩子过上更好的生活,几乎到了父母不能承担的地步,我就不知道孩子以后长大了会怎么理解父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