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两腿粗细不同是何因?
告诉你真相:1个月以内的宝宝两条腿粗细存在一点差别是正常的。如果骨科检查没有问题的话,有可能和孩子在母体内的姿势有关。四五个月大的宝宝出现双腿粗细不一、长短不齐的现象,排除疾病因素,则多有可能是睡眠习惯不良导致的。如果家长总是一边抱、一边喂或一边睡,很容易导致受压迫的一边供血不足,而另外一边肌肉受牵拉,长时间生长发育会受到影响,表现为双侧肢体长短粗细不一。1岁以内的宝宝由于站立姿势不好等,造成两条腿受力不均,长此以往,肌肉发育程度便会体现出不同,出现两条腿粗细不均的现象。如果是这种情况,那就要马上进行矫正,矫正越早开始越好。并要注意定期到医院复查。
爱心提醒:双侧肢体发育不对称的孩子,多见于3~6个月大的宝宝,这阶段孩子睡眠时间长,如果因睡眠习惯不当已导致了肢体发育的不平衡,家长也不必心急,改变习惯,一段时间后会自然恢复。
罗圈腿会遗传?
告诉你真相:罗圈腿属于O型腿的一种,一般遗传因素并不明显,也无法从DNA遗传因子中筛查。当然也有很多上一代是O型腿的,下一代也是,具体原因不明。目前已知的O型腿形成的主要原因是与胎宝宝蜷缩在母亲体内姿势有关,如果孩子过大,而妈妈的骨盆小,宝宝在胎内的空间小,双腿就容易纠缠在一起,造成胫骨内旋,从而形成O型腿。另外,如果妈妈在怀孕时患有子宫肌瘤,其孩子也有可能是O型腿,这同样会导致宝宝在子宫内“居住”的空间狭小。除上述两种生理性原因,还有一种则是孕期缺钙造成的病理性O型腿,即先天性佝偻病。根据1992年第三次全国营养调查,我国孕妇每日膳食钙摄入量在370~800毫克,为RDA的24.7%~53.3%,胎儿的营养有赖于母亲的营养状况,孕期钙营养不良势必影响胎儿以及出生后的发育。
爱心提醒:宝宝出生后应注意摄取充足的钙质,以加强宝宝的骨骼发育。根据中国居民膳食参考摄入量的规定,0~6个月的婴儿每日钙摄入量为300毫克,6个月到1岁的婴儿每日钙摄入量为400毫克。足量的母乳能够满足半岁内婴儿生长发育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