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一件虽然旧但却很轰动的事,那是在2011年,当时耶鲁法学院教授蔡美儿提出了虎妈育儿法。
蔡美儿严厉的育儿方式让很多美国人不舒服。比如,她强迫自己7岁的女儿在钢琴前一坐就是几小时,用惩罚相威胁,不让孩子喝水或上厕所。主流发育心理学家认为,蔡美儿在书中描述的育儿方式有很多都符合专制型父母的标准,会让孩子面临认知、社交和情感问题的风险。
但是,蔡美儿的虎式育儿与专制型育儿并不完全是一回事。
专制型父母缺乏温暖,不和孩子讲道理。从本质上来看,他们更喜欢选择威胁、发怒这种负面方式育儿,拒绝积极的育儿方法,比如展现温情、给孩子讲道理等等。
与之相反,虎式育儿更像是一个复合体,蔡美儿同时使用了积极和消极的方法。上文提到的钢琴的故事,最终结局是什么呢?蔡美儿的女儿一方面学会了她需要弹的曲子,另一方面,她那天晚上睡在妈妈的床上,和妈妈依偎、拥抱,一起捧腹大笑。
复合体的虎式育儿法可能是很多传统的中国家长采纳的方法。有些调查人员就此探问,如果孩子相信你是为了他好,这些强势的管教方法是否就可以被全部接受?
YeongKim,德克萨斯大学的副教授,对三百多个华裔家庭进行了八年多的研究,就8种不同的育儿方法进行调查。这8种方法包括4种积极方法(热情、讲道理、家长指导、民主)和4种消极方法(敌视、心理打击、羞辱、惩罚)。
近日,Kim公布了他的发现:
1. 有约一半的父母是支持型父母,积极育儿得分高,消极育儿得分低。
2. 有约25%的父母积极和负面育儿的得分都高,他们是虎式家长。
3. 有20%的父母似乎相对属于放羊式或者随意型的,他们的积极和消极得分都低。
4. 比例最小的家长是专制型的,积极育儿得分低,消极育儿得分高。支持型父母的孩子,在学习和情感上的收获都是最好的。其次是随意型的父母。虎式家长排在什么位置呢?第三。唯一比虎式育儿更糟的是专制型的父母。
所以,即使我们在文化背景下来分析虎式育儿,它也既不是特别流行,也不是带来最大成效的育儿方法。如果是这样,我们又怎么来解释华裔人成功的故事呢?正如蔡美儿的质问:如果虎式育儿让孩子学习成绩差,那为什么有那么多的华裔孩子进入了美国最好的乐团和大学呢?
是啊,为什么呢?
我虽然不能肯定给出确切的原因,但我想有很大一部分是来自于信念。研究表明,东亚人更相信成功来自努力,当父母把信念传给自己的孩子后,这些孩子就有了某种文化上的动力让他们矢志不渝。那么,这种信念可以和把强迫和惩罚最小化的积极养育相结合吗?答案更是肯定的。在这方面,生活中成千上万的家庭(不管是华裔的还是非华裔的)都是活生生的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