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是最为普遍的通信方式,几乎家家户户都有手机,连两岁的孩子都会玩手机,手机的功能齐全,给了探索中的孩子们无限诱惑,各种各样的手机游戏不仅仅是孩子爱玩,其实大人也是一样陷入其中。长期使用手机,对于视力发育和社会价值观正处于成长的孩子们来说,无疑是一大“威胁”,那么如何解救沉迷于手机中的孩子们呢?
要想让孩子减少使用手机,首先要弄清楚孩子迷恋手机的原因是什么,才能正确有效的去引导孩子。
我们先来根据以下几个问题,进行对照:
1、爸爸妈妈的手机是否每天放在固定的位置?
2、孩子要手机的时候家长是同意、默许、讨价还价后同意还是坚决不同意?
3、孩子一般在哪些时间段会想到拿手机?作业后/ 晚饭后/ 睡觉前/ 无聊时?
4、父母有没有用奖励玩游戏的方式来要求孩子尽快完成作业/ 要求他考试过关?
5、孩子一般用手机做什么?打游戏/ 玩各种应用/ 随意点着看?
6、如果没有提示和制止的话一般玩多长时间肯放下手机?
7、平时在家里,家人有没有看手机的习惯,或者玩游戏的习惯?
8、家人是否经常各做各的事,很少陪伴孩子玩乐?
为了减少孩子玩手机的时间,家长应该先分析宝宝为什么迷恋手机,才能正确引导孩子脱离手机。宝宝迷恋手机的原因一般有以下几个方面:
原因1:宝宝觉得孤独、无聊,没人陪伴
陪伴宝宝并不是时间上的问题,而是满足孩子心灵需求的必需问题,而且计划生育政策下,大部分家庭都是独生子女,缺少玩伴,大多时候都是自己一个人玩,玩具再多也有玩腻的时候,再加上家长忽视对宝宝的陪伴、关注,宝宝很容易产生孤独感,觉得无聊,“没人陪我玩”,只能通过更多食物,比如零食、网络、电视等来陪伴自己。
作为宝宝最亲近的人,父母应该多利用业余时间和宝宝交心、倾听宝宝的讲述、明白宝宝的需求,关注宝宝情绪变化,多做亲子沟通。
原因2:大人为图清净,主动让宝宝玩手机
当家长因为工作繁忙回到家里,宝宝缠人时,没什么精力照顾宝宝就把手机拿给宝宝玩,然后让自己能休息下;或者当家长在忙家务事时,没空照顾宝宝,也拿手机给宝宝玩好安心做事情。这样做的后果是促成宝宝迷恋手机,还潜移默化的暗示宝宝:爸爸妈妈没空陪我时候就可以玩手机了。要知道,手机是机器没有情感,没办法代替父母的爱,反而会带给孩子伤害。
当宝宝要求家长的陪伴,而家长自己又没时间时,可以明确跟宝宝说明情况,然后鼓励宝宝去做一些他感兴趣的事情,或者去找邻居家的小伙伴玩,让宝宝学会理解和体贴大人。
原因3:当宝宝索要手机时,父母没有做出正确回应
宝宝哭闹着要玩大人的手机时,家长有权决定给还是不给,如果考虑好了就应该坚决做出抉择,哪些情况下可以给宝宝适当玩手机,哪些情况下不能让他玩,必须慎重。如果是为了激励宝宝完成大人交代的任务或者完成幼儿园布置的作业,那也要实现和宝宝商量好,避免宝宝为了玩手机而做任务,此外,也不应用玩手机游戏来作为宝宝完成作业的奖励。
原因4:宝宝缺乏自制力
每个人对于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往往难以自控,孩子更是如此,对自己喜爱的玩具、喜欢的事物都能反复玩得不亦乐乎。如果家长对玩得兴起的宝宝喊“停”,宝宝肯定觉得很痛苦,分分钟抓紧时间玩手机。
所以家长不要催促孩子,要事先通过亲自约定的方式来帮助宝宝控制时间,增强宝宝时间观念,比如事先问宝宝要玩多久,是10分钟还是20分钟?
原因5:缺乏有秩序的作息安排
孩子在放学后到上床睡觉这段时间,没有合理安排好作息时间,加上家庭成员各做各的事,很容易产生某个时间段无事可做,此时孩子便会容易想到看电视、吃零食或者玩游戏。最好的办法就是为家庭成员来个作息表。每个环节动静交替,紧凑进行,学习玩乐休息都不误。在这里要强调的是,作息表不只是针对孩子本人的,而是每个家庭成员都应该严格按照要求去做的,在相互提醒、督促、评价之后,增强每个人的时间观念,在什么时间做什么事,这样一来孩子也不会总想着玩手机。
原因6:父母在家频繁使用手机
我们常说孩子是父母的镜子,你做什么他就学什么,这就是身传言教。如果你经常在家里打电话、发短信、玩微信、或者打游戏、看电影,那么多半孩子也会对手机产生兴趣并希望从手机中获得满足。
因此,规劝低头一族的家长朋友,一定记得不要在孩子面前拼命的玩弄手机。如果可能的话请放下手机,多看看书,和爱人谈谈心,和孩子下下棋聊聊天,或是一家人出门散散步,这些都是健康的生活方式,更有利于孩子成长,促进家庭幸福。
手机应用软件多,家长在孩子面前不要带头玩手机,同时为了避免孩子玩手机,家长在手机中最好不要下载游戏软件,先断绝游戏的来源,让孩子对手机保持距离,当然这只是耍了一点小聪明,更为明智的做法是,双管齐下,除了不下载游戏软件,同时和孩子约法三章也是有效控制孩子玩手机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