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作为教研人员,常常会到早教中心听课,以便了解上课的情况,同时也会观察宝宝和家长的反应。有一天,上完课后,老师请一个宝宝的家长单独留下来,主要是想和家长沟通一下,回家后可玩玩老师上课时教的游戏和儿歌。在一旁的我看到家长虽然答应了,但脸上的表情似乎表示不太认同,也许他在心里疑惑,“我花钱为宝宝报早教班,难道不是为了让自己更省心吗,怎么会这么麻烦呢?”
我在早教中心工作的几年间,遇到不少是为了图省心而给宝宝报早教班的家长,抱有这种想法的家长不能说完全错,毕竟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家长确实是花钱购买了早教服务,不过究竟是让自己更省心呢,还是更麻烦呢?我们和大家一起来算一算这笔帐!
铺垫:早教课到底是怎么上的?
在开始讨论之前,我先来介绍一下早教课到底是怎么上的,老师教些什么,需要家长和宝宝做些什么。首先,一般的早教中心,0~3岁的课程都是在地垫教室中进行的,地面上铺设地垫,既保暖又方便宝宝活动。上课时,一般有一位老师和10~12组宝宝加家长。老师坐在前面,家长抱着宝宝(大年龄宝宝可自己坐在地垫上),以半圆形的方式环坐在老师周围。根据宝宝的年龄段,上课的内容和操作方式、复杂程度会不同,但基本的模式是相同的。
6个月~12个月
大部分早教中心的课程设置的最低年龄段为6个月,很多爸爸妈妈好奇,这么小的宝宝怎么上课呢?6个月的宝宝大部分开始学坐了,这就意味着他们可以依偎在爸爸妈妈的怀里,和老师面对面,进行视线上的互动。当然,由于宝宝还不能久坐,会有很多让宝宝趴着、躺着、家长竖抱的活动穿插其中。
根据这个月龄段宝宝生长发育的规律,这个时期的课程一般都会以宝宝的视觉、听觉、触觉以及大动作(爬)的发展为主。但无论做什么,基本上都是老师指导家长来进行,亲子间的互动是第一位的。在这个过程中,家长也是在学习一些新的、可以在家里做的互动方式。亲子间的感情在这些温馨、有爱的互动中增强。
1~2岁
这个时期的宝宝,开始学站、学走,对环境的探索兴趣非常浓厚,来到早教中心后,看到教室中各种各样的器械和玩具,就少不了要看一看、摸一摸。同时,由于宝宝的注意力时间短,稳定性也较差,所以在上课的过程中,比较容易被其他的事情吸引,这就决定了这一时期的宝宝“游走”现象会比较多,不再像前面说的老老实实地环坐在老师周围。
一般的早教中心,会在1~2岁阶段设置一些大动作发展(走、跨、跳)类游戏,满足宝宝“游走”的需要,同时也会设计音乐游戏、玩具操作和语言发展游戏等。这些游戏一般都是有一定的玩法的,比如说障碍游戏需要宝宝“走过平衡板、跨过小积木、钻过小圆桶”等。这么大的宝宝认知水平有限,看完老师的示范后不能自己照着做,需要家长在一旁辅助宝宝理解规则、完成动作。同时,家长在这个过程中,也会逐渐地观察到宝宝发展中的优势和不足,在了解自己的宝宝之后进行有意识的引导和鼓励。亲子间的互动对于宝宝高质量地完成课程仍然非常重要。
2~3岁
2岁以后的宝宝,自我意识增强了,他们可能更加喜欢自己去做一些事情。同时,由于宝宝语言能力的提升,他们已经可以理解老师的一部分话语,也可以简单表达了。所以,宝宝与老师的互动开始增加,宝宝自己可以跟随老师的动作、语言去思考、观察、互动了。看似进入2岁以后的宝宝,不再那么依赖爸爸妈妈了,但要注意的是,爸爸妈妈的在场,会给宝宝提供更强的安全感,简单的引导和鼓励也会让宝宝更加投入。
同时,这个时期的宝宝开始对同龄的小伙伴感兴趣了,虽然有可能仅仅是看看对方,或是传递一个玩具小熊,但这都是一次完整的社会交往行为。对于需要掌控全场的老师来说,他不一定能照顾到,但对于全程关注宝宝的家长而言却看在眼里,一个鼓励的眼神和回应就可能让他自信心大增,迈出社交第一步!
通过我的介绍,大家可以清楚看到0~3岁宝宝的早教课程,是完全不同于大年龄孩子的兴趣培训班,家长要做的也不是将宝宝带到早教中心就结束了,陪着宝宝完成课程、感受互动,延伸体验,才是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