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正值春季,很多感染性疾病都找上了宝宝,特别是上了幼儿园的小朋友,一个小朋友有手足口病,很快很多小朋友就会生病了。我们今天主要来了解一下如何预防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多发生于婴幼儿,可引起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疱疹,个别患者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并发症。
手足口病的传染源:手足口病的传染源是患者和隐性感染者。流行期间,患者是主要传染源。患者在发病1~2周自咽部排出病毒,约3~5周从粪便中排出病毒,疱疹液中含大量病毒,破溃时病毒即溢出。
手足口病的传播方式:
1、接触病人的皮肤。
2、通过被病毒污染的手、毛巾、手绢、牙杯、玩具、食具、奶具以及床上用品、内衣等物品。
3、患者咽喉分泌物及唾液中的病毒可通过飞沫传播。
4、引用污染的水。
无忧草高级育婴师提醒你:给宝宝一个舒适干净的环境,9月是手足口病高峰期,最好不要去人流密集的地方。
手足口病的临床特征:患儿感染肠道病毒后,多以发热起病,一般为38℃左右。口腔粘膜出现散在疱疹,米粒大小,疼痛明显;手掌或脚掌部出现米粒大小疱疹,臀部或膝盖偶可受累。疱疹周围有炎性红晕,疱内液体较少。有的患儿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头疼等症状。有的患儿不发热,只表现为手、足、臀部皮疹或疱疹性咽峡炎,病情较轻。大多数患儿在一周以内体温下降,皮疹消退,病情恢复。
教您几个手足口病的主要诊断依据:
1、好发于夏秋季节;
2、以儿童为主要发病对象,常在婴幼儿集聚的场所发生,呈流行趋势。
3、临床主要表现为初起发热,继而口腔、手、足等部位粘膜、皮肤出现斑丘疹及疱疹样损害。
4、病程较短,多在一周内痊愈。
经验总结:
1、教育孩子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和饮食习惯,如饭前便后洗手、勤洗澡等,要饮开水,不喝生水,不吃生冷食物,剩饭剩菜要完全加热后再食用。
2、家长要经常对孩子居住的房间进行通风换气,尽量少带孩子去拥挤的公共场所,尽量避免与其他有发热、出疹性疾病的儿童接触,减少被感染的机会。
3、注意孩子营养的合理搭配,还要让孩子休息好,适当晒晒太阳,增强自身的免疫力。
4、家长要注意家庭室内外的清洁卫生,家庭成员的衣服、被褥要在阳光下曝晒。减少儿童与家禽、家畜的直接接触。
5、被污染的日用品及食具等应消毒,患儿粪便及排泄物用3%漂白粉澄清液浸泡,衣物置阳光下曝晒。
手足口病是一种常见的小儿传染病,目前西医尚没有疫苗和特效治疗药物。据中医专家介绍,手足口病属于中医理论里“温病”的范畴,被称为湿热疫毒,而中医对温病治疗素有成效。该《指南》认为本病与中医学中的“风温”、“湿温”等病有关。主张在医生指导下采用清热、解毒、化湿为主的辨证施治办法。如果孩子手足出现疱疹,则可采用外治药物。
中医专家介绍,中医讲究辨证治疗手足口病,对急性期出现低热或无发热,流涕咳嗽,咽红疼痛,或纳差恶心,可用“银翘散”方剂;高热持续,口腔、手足、臀部、四肢疱疹分布稠密,可用“清瘟败毒饮”方剂;对出现高热不退,频咳气急等并发症,可用“己椒苈黄丸合参附汤”方剂。在疾病康复期,对于口干咽痛的孩子可在沙参麦冬汤方剂里,加生地黄、芦根养阴生津,清热润咽。如果孩子口腔出现疱疹,则可采用西瓜霜、冰硼散、锡类散,任选1种,涂搽口腔患处,1日3次;手足疱疹严重者,可用如意金黄散、青黛散,任选1种,麻油调,敷于疱疹患处,1日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