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具不在多少,而是要看你会不会玩。家长要尽可能地利用好每一个玩具,发掘它标配功能外的其他功能,以达到“一物多玩”的境界。比如,最普通的积木,也可以这样玩——
在女儿小米5岁生日的时候,希望我能送给她一个“城堡”。我则给她买回来一盒类似于乐高小颗粒的国产拼装积木,告诉她:想要城堡,就要自己动手去搭建。于是在那接下来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她按照附带的图纸,每天搭建一点点,直到最后城堡完成。当最后城堡建成时,小米看图纸的能力已经很不赖了,左右对称、错层设计等,已经不在话下。在这个过程中,孩子的空间立体思维、动手及手眼协调能力得到了锻炼。
在积木的“标配功能”之外,小米还发掘了它的“另类功能”:
发挥创造能力
在城堡终于如图搭建完成,放在柜子上展示了一阵,过了那个兴奋期后,小米义无反顾地把它给拆了。因为在这个按图搭建的过程中,小米已经开始对积木的拼搭更感兴趣了,尤其是抛开图纸,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然后根据自己的创意进行设计和构建,更让她觉得有挑战。有时候她会给自己搭一个后花园,有时候会搭出一辆汽车,有时候是一个变形金刚,甚至有时候还会用这些小颗粒来拼出她所认识的汉字……
锻炼语言能力
在小米发挥想象力搭出她所想要搭的造型后,她还会借助一些道具(通常这些道具都是她的一些小洋娃娃),来一起排练一个情景剧。而她就是这个情景剧的编剧、导演。这其实就是小朋友最喜欢玩的过家家,但这样的过家家,无疑让她的语言表达能力得到了飞速地发展,她能编出一个有着十几集的情景小故事,主角就是她的那些娃娃以及娃娃们生活的空间。而这个空间,就是她用积木搭建起来的。
启蒙逻辑运算能力
小米曾经因为忘了带算盘回家,偏偏又要做珠算作业,就临时用这些小颗粒积木自制了一个简易版算盘,虽然操作起并不太方便,却还是及时完成了作业——这让小米学会了随机应变,灵活利用身边可以利用的资源,比如我们曾经在玩“买卖游戏”时,用不同大小的积木颗粒充当筹码,从而建立了数的概念以及加减换算。她还把不同颜色、不同形状的积木按照一定的规律进行排列组合,然后找出其中的规律,再继续排列组合下去——她数学上的逻辑能力就此得到训练。
小米还找出了大块的积木充当多米诺骨牌:把它们一一竖起来,最后轻轻一推,骨牌效应发生——在这其中耐心很重要。因为可能一个没搭好,其他的就全倒了,那就得从头再来过……
其实玩具在精不在多,更在于你如何有效地利用它。深入地挖掘玩具的使用价值,就能极大地发挥每一种玩具的教育潜能,使孩子受益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