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是语文课上的过来人,对那些刻意设置的“文字吸收”环节的枯燥感受深有体会。我宁愿视课堂的语文学习为“精读”,把文字的吸收和运用功能交给它;而课外阅读则作为一个“泛读”“博览”的过程。这个“泛读”和“博览”,能起个增强语感、接受文学滋养、领略不同大家风格的作用就很不错了(当然,百科类的阅读还有科普等功能)。
美好的事与美好的人
不是有句话么?“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说的应该就是博览的熏陶作用。别看这个博览没有刻意指向“文字的吸收与运用”,它的日积月累,其实也有穿石之功,可以让孩子尽可能广泛地接触不同的文风、拓展不同领域的知识、丰富自己的生命体验。而这些是比“文字的吸收与利用”更活的东西,能赋予文字灵魂,让文字更灵动更有生命。
不把“文字的吸收和利用”当作检验阅读水平的标准,还因为它不过是技巧层面的东西,而这个技巧之外,阅读过程中所发生的感染、熏陶、滋养等生命体验过程,是超越文字技巧层面的,也是文字技巧无法代替的,真正流传千古的文学作品,作者其实都是人学大师。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考虑。那就是,这个年龄的孩子对阅读活动的需要,更多还是兴趣本身的驱动,而非为了完成某个任务(当然探究学习就另当别论了)。想读什么就读什么,想怎么读就怎么读,没人提问,没人检查,没人让她写读书报告,这是一种多么美好的状态啊!
即使她不能完全记住所读的具体内容,也没有在文学修辞方面有所长进,又有什么呢?“爱阅读的孩子不会变坏”,阅读会让她成为更美好、更有品位的人,这就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