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年之中,孩子在5月份个子长得最快,比长得最慢的10月份高出2倍。这个月份,阳光中的紫外线也最强,也有助于合成维生素D帮助钙的吸收,补钙效果也很好。
影响钙吸收的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机体因素,钙的吸收率随着年岁的增高而递减,婴儿时期高达60%,儿童期为45%,成年人仅为20%左右;二是膳食因素,这个因素人为影响极大,家长需特别注意。
“钙盐量”≠“钙元素”
在补钙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这种情况:孩子吃了很久的钙剂,但检查后仍然还是缺钙,佝偻病症状也未改善。这是为什么?
最常见的情况是补钙剂量偏小。目前我国生产的钙制剂,部分厂家按照钙盐(碳酸钙)量标明剂量,但其实钙盐(碳酸钙)量与钙(钙元素)含量相差很大。如1克碳酸钙在人体内通过转换,实际可得到钙元素约0.4克;乳酸钙每8克则只含钙元素1克。所以补钙量都应按钙元素含量多少来补,比如孩子需要补充400单位,那就是要补充400单位的钙元素,而不是400单位的碳酸钙,否则当然起不到补钙的效果。
另一种常见情况是一次性补充。补钙制剂一般都是化合物,不能直接被吸收,需要在胃酸的作用下分解成钙离子后被吸收。在钙离子形成过程中,要消耗胃酸,但食物在胃内停留有限,之后就被排空进入小肠;如在胃内未能及时分解,钙剂就会被排出体外。有研究表明,人体每次最多能吸收的钙元素不足200毫克。如果一次性补充大量的钙,其吸收率只有25%左右,多余的钙会排出体外;而采用多次小量的方式来补钙,则平均吸收率可达到64%。
“钙磷比”切不能乱
正常人血浆中钙与磷的浓度维持相对恒定:当血磷增高时,血钙则降低。如果家长平日对孩子的饮食未严格控制,导致孩子过多摄入碳酸饮料、高蛋白、高脂肪等含磷量丰富的食物,人体就会因磷吸收过多而影响钙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