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孩子有着殷殷期盼的你,是否曾在孩子的“认字”上下过苦工夫?是否也认为“孩子早识字、多认字,对扩大阅读量大有裨益”?甚至将亲子共读作为教孩子认字的一个不错方法?那么,识字和阅读间,到底是怎样一种关系呢?
“亲子共读”不是为了“认字”
我和孩子的亲子共读,大约始于孩子2岁左右。那个时候,并没有想要通过这种方式来促进孩子认字,只是把共读作为每天亲子互动的一种方式,我们也很想享受每晚共读时刻的那种亲密。但在孩子5岁左右进入识字敏感期后,她经常会指着书中的某些字或路边看到的字问我“怎么念”,也就是那段时光,孩子认识了好些字。
但这也并不是说认字的兴趣要通过阅读来促进。因为我也发现有很多孩子,没有从小和父母一起共读的习惯,但是到了识字敏感期,也会对文字产生兴趣,也会指着路边的文字标识问你“什么字,怎么念”,比如路边的车牌、广告牌等,有些字重复得多了,孩子就记住了。每个孩子都有好奇心,喜欢认字其实也是好奇心的一种体现,而孩子都是具有这样的学习能力的。
亲子共读,其实更重要的作用,是培养亲子关系、促进亲子交流,而不是为了认字。
“早识字、多识字就可扩展阅读量”是谬论
有些孩子识字很早,三四岁就认识几千字,然后父母就宣称孩子已经可以“阅读”全是文字的名著了。但要知道,阅读不止是读“字”而已,还包含了对内容的理解和感悟。只识字而不知其意的阅读是无效的,这样的阅读,其内容并不能在孩子脑海中留下具有积极影响的印记。其实对文字的理解,是需要一定生活体验的。对幼小的孩子来说,这个世界是全新的,有很多事物都没有接触过、体验过,让他脱离实际地去认识一些抽象的文字符号,是不可能让他很好地去理解的。
对书本的理解,并非完全建立在“识字”基础上
有亲子共读经验的家长都有这样的体会:当孩子在绘本中看到自己所看到过或体验过的场景或事物时,会特别兴奋。比如你带他去过动物园,回来后看到书本上的熊猫或其他白天看到过的动物时会特别高兴。这是因为孩子对书本上的“熊猫”有了更好的理解:哦,这只熊猫会爬树、吃竹子,还会做各种可爱的动作。孩子亲眼见过熊猫后,再次看到书本中的“熊猫”,就会在他的脑海里立体起来,不再是一个单纯的二维画面。
无论是对于抽象文字,还是对于由文字所组成的书本知识的理解,有相关经验的积累才能更好地理解。经验越多,理解才能越深。所以,孩子越小,越应该让他接触真实的生活,比如让他在大自然里摸爬滚打、和父母一起玩耍、帮父母做家务等等,充分的生活体验能帮他以后更好地理解“字”的含义、理解书本的内容。
总结:其实孩子从一出生就在学习。但早期的学习远远不是识字认字那么简单。在孩子小的时候,不妨多和孩子做互动,多交流,多读书给孩子,更要让孩子多接触真实的环境,通过大量的实际经验来丰富他的感知,从而提高思维和理解的能力;而不仅仅是提早教孩子认字、期待孩子通过自己阅读达到丰富词汇量、提高写作能力等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