训练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
1、训练平衡能力来矫正孩子的注意力问题,像旋转的游戏、平衡木、蹦床、端盘子走等等。
2、协调性训练,例如拍球、跳绳、滑梯、摆积木等等。
3、触觉训练,例如按摩、玩土、沙子、水,游泳等等。
4、社会交往训练,到别人家串门、请别的小朋友来作客、户外集体活动等等。
5、允许孩子大声哭,用奶瓶喝水,啃、咀嚼硬一点的东西,这样对语言发展有重要作用。当然,要在心理专家的指导下专门训练。
如何训练矫正孩子的语言障碍?
儿童语言的发展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语言的理解,二是主动说出语言,孩子往往是先理解语言,然后说出语言。但是,孩子并不是天生下来语言就自然而然地发展起来的,例如,从小和狼一起长大的“狼孩”,除了会嚎叫以外,语言很难发展起来;从小生长在很少受到关注的环境中的孩子,语言能力也很贫乏。心理学家研究发现,0-7岁是孩子语言发展的关键期,这一时期没有及时刺激和训练,最容易产生语言障碍,影响将来的心理发展。
在一岁以内,语言训练应着重于主动对孩子说话,即使是1-3个月的婴儿,也会对声音有听觉反应,能辨别声音的来源,会咿呀发声,能辨别讲话人的感情等,家长不要忽略了这一时期孩子的语言发展需要,要多给孩子听丰富多彩的声音刺激,包括音乐、儿歌、故事、自然界的各种声音等。不要给孩子限定一个非常安静的环境,也不要只给孩子单调的声音刺激。孩子最喜欢看微笑的人脸,所以,家长要多对孩子说话,多和孩子沟通感情,多带孩子到大自然环境中去感受新鲜刺激。
孩子会说话以后,家长不要只满足于教孩子认字、背诗等,应注意训练孩子的平衡能力和本体感。因为平衡能力差的孩子,即使说话流利,但容易注意力不集中,语言组织能力差,话多,滔滔不绝,爱重复广告,但说话无条理,无中心。他说得多,而听不进别人的话。本体感差的孩子,动作拖拉,笨拙,大脑对声带、舌头、嘴唇等肌肉控制不良,容易造成思维快于语言,而形成大舌头、口齿不清、口吃等。平衡能力和本体感的训练包括:小滑板爬行、大滑梯、网缆、趴地推球、旋转圆筒、平衡木、平衡台、独脚椅、跳绳和拍球等训练活动。这些训练可以延续到13岁,对孩子进一步发展书面语言也有益处。
有些语言障碍如说话晚、发音不清、不能理解别人说话等,这就需要在专家的指导下,进行智能训练和开发。儿童孤独症造成的不说话,不与别人沟通等语言障碍,则需要特殊的心理训练来矫正,机械地训练孩子说话并不能解决根本问题,研究和临床实践证明,通过感觉统合训练和音乐治疗可以训练孩子与外界沟通。
孩子的语言训练和障碍矫正要越早干预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