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交往的拓展
陈鹤琴先生对幼儿社会性行为的培养和游戏的作用有诸多的论述。他强调培养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最重要的是给予幼儿练习、实践的机会,而这种练习的最好机会是游戏。正如新《纲要》指出,幼儿同伴群体是宝贵的教育资源,应充分发挥这一资源的作用。因而我们设想打破年龄班级界限能更充分地实现这一理念,促进幼儿交往能力的发展。
1.交往对象的拓展
刚开始,我会鼓励大班孩子们:“今天,老师要看看哥哥姐姐们,有什么好办法吸引弟弟妹妹和你们一起玩。”孩子们商量起来,有的说:“我们和弟弟妹妹说我们带你们玩。”有的说:“我们用好玩的玩具和开心的游戏来吸引他们。”活动开始了,有的哥哥姐姐在邀请弟弟妹妹和自己一起游戏;有的则干脆在超市、理发店等游戏区大声地吆喝:“快来看,超市新鲜上市的桃子啊!又大又甜喽!”“今天理发打半折!”……大班孩子热闹的嬉戏声吸引着中班小朋友的目光,他们陆陆续续放下手中的玩具,来到超市等活动区外用好奇的目光观望哥哥姐姐的活动。看到这个情景,我暗示超市的经理小怡:“经理,妹妹在门口看着你呢!”小怡一听,连忙放下手中的“活”,拉起妹妹的手:“我是超市的经理,你当超市管理员吧!你只要把货架上的东西摆整齐就好了!”当妹妹一脸自豪地带上挂牌,认真地分类整理起各种物品时,我欣慰地笑了,孩子们之间的合作开始了。
2.交往形式的拓展
为了引导幼儿多接触、多交流,我在游戏中启发幼儿用多种形式进行交往,如:邀请客人、角色轮班、串门、消费等,把各种社会经验运用到活动中,加强幼儿与同伴间语言的交流,同时也传递给孩子文明、和谐的交往方式。孩子们从游戏中学习在不同场合、不同地点与不同人物的交往,体验着交往带来的快乐。同时,教师也适当引导幼儿在活动时能更大方地与其他主题的幼儿合作、交往,并生成其他新的活动情节,如:当美食街没生意时,请幼儿园的小朋友帮忙制作广告单;请旅游团的旅客到餐厅用餐;请幼儿园的老师带小朋友春游,参观家乡的各个景点等。通过这样的活动,我发现幼儿间的交往更大方了,语言表达更流畅了,社会情景也更加丰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