傍晚,在邻居奶奶借给我种的菜地里,我给小桃看我今天刚种下的两排罗勒叶。尽管小苗只伸展出几片翠绿的小叶子,但已散发出阵阵幽香。想到不久后,就能够用收获的新鲜叶子搭配比萨饼和意大利面,还能做成正宗的罗勒叶酱汁冷藏起来,我们沉浸在期待的喜悦之中。
这时,借地给我种的邻居奶奶也来了。“你们种的是什么?”大概这东西在日本不多见,她好奇地问。
“罗勒叶。”小桃抢着回答。
“是蔬菜还是什么?吃哪儿呢?”老奶奶又问。
“吃叶子。叶子有很浓郁的香味,搭配意大利料理最合适。”我告诉她。老太太似懂非懂地点点头。
“看,一条青虫!”小桃用手指着一棵洋白菜叶子,突然兴奋地嚷嚷。
我顺着看过去,果然在洋白菜叶子的边上,发现了一条和叶子颜色差不多的粉蝶幼虫,静静地趴着。
邻居奶奶也凑了过来。
直到这时,我都还没有意识到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小桃大概也还在期待着邻居奶奶像她一样发出赞美和惊叹。可是邻居奶奶没有。
在看清楚是条青虫之后,她没有任何犹疑,一边嘴里叨咕着“可不是”,一边熟练地用大拇指和食指捏起那条青虫,一搓——
结果可想而知:不过一秒钟的时间,青虫就变成了“青泥”。
我楞了。赶紧看小桃,她的脸都白了,眼眶甚至噙起了眼泪。
此时此刻她的感受,我大致想象得到。但事已至此,我已无能为力,更不好指责邻居奶奶,只轻轻催小桃先回屋去。小桃是个听话的孩子,她走了;邻居奶奶则完全没有留意孩子瞬间的变化,还接着跟我聊蔬菜的长势。
等到我进屋,小桃“哇”地一声大哭起来。
这孩子从小热爱小动物,且最近正在读法布尔的《昆虫记》,对各种昆虫和动物越发地感情深厚。我实在不知道还能做些别的什么,除了把她抱在怀里。
“它本来是要变成蝴蝶的。”小桃抬起头呜咽着说。
“对呀,再过一些时间,它就会吐丝结茧,然后就破蛹,变成美丽的蝴蝶。不知道它会变成什么颜色的蝴蝶?黑色的?白色的?还是带花纹的?”我试图转移小桃对“青虫之死”的关注。
“肯定会变成彩色花纹的蝴蝶。我喜欢彩色的蝴蝶。”小桃幽幽地说。
“是啊。它们在菜地上飞舞的样子,真是美极了。”我俩沉浸在想象中。
过了一会儿,我话锋一转:“不过,如果菜地上全部是飞舞的蝴蝶,我们喜欢的罗勒叶就肯定吃不上了。”
“为什么?”小桃困惑地问。
“青虫要变成蝴蝶,就要吸收养分,否则它哪有力气破茧而出啊?那么养分哪里来呢?当然是菜地里的蔬菜啦。它趴在蔬菜叶上,就是为了吃菜叶,吸收养分。这就是为什么邻居奶奶一见青虫就要捏死它的原因。对蔬菜来说,它们是害虫,是跟人们抢食物的敌人。”我尽量通俗地解释给她听。
“可我还是觉得那条青虫很可怜。”
很明显,这时的小桃已经接受了“青虫是害虫”的观点,只是对昆虫的怜爱之心依然难以释怀。我觉得这是一种美好的情怀,需要保护,不能被破坏。孩子同情心、怜悯心、爱心从哪里来?不都是始于对这些弱小生命的呵护吗?
我想帮小桃保留这份恻隐之心。
“邻居奶奶害怕这些害虫盛行,所以见一个杀一个。但其实,我们菜地里的青虫并不会多到危害蔬菜,所以不需要特意去杀死它们。以后你再发现了类似的小青虫,就悄悄地告诉妈妈,不要让奶奶知道。我们可以小心地转移它,养在家里也行,或者放到附近的小树上。这样,虫子们就安全了。”
小桃听了我的话,终于释然了,并说要画一幅画纪念小青虫。
晚上,我在她桌子旁边的墙壁上看到了那条小青虫。它的背上长出了一对大大的、五颜六色的美丽翅膀,感觉随时都会从纸上飞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