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如果孩子出现了以下症状,就要紧急送医:
1.精神表现:
大声痛哭;状态特别烦躁;一直昏睡。
2.外观表现:
孩子皮肤出现紫班或者皮疹;指甲、舌头或者嘴唇发紫;头骨有突出或者凹陷的情况。
3.不正常的反应:
孩子特别拒绝被移动;脖子转动发生困难;剧烈的头疼;不是鼻塞造成的呼吸困难;发生痉挛;腹痛等。
物理降温比吃药安全?
全世界医学界主流观点都认为退烧药是降温的主要手段,英国、加拿大这些国家明确反对使用温水擦浴,美国《尼尔森儿科学》还认为物理降温无效。对此,@小儿外科裴医生v 认为,“退烧药降温的机理和温水擦浴这样的降温方式完全不同,它是通过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中断或减弱发热信号的传递,让体温中枢收不到信号或者收到比较弱的信号,并达到降温的目的。所以,退热药控制体温的方式,比温水擦浴这样的方式要高效得多,这一点也被很多研究证实。和药物降温相比,温水擦浴的降温幅度小,而且持续时间短,30分钟左右就会回升。而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这样的退烧药退热时间可以持续4~8小时。”
退烧药,怎么吃?
发烧虽然会让孩子不舒服,但目前并没什么证据能证明发烧会给孩子造成伤害,也不会烧坏脑子,除非是少见的热性惊厥持续状态和中暑。既然如此,美国尼尔森儿科学为什么还会建议宝宝体温超过39.0℃(我国建议38.5℃)时,要服用退烧药对乙酰氨基酸(泰诺林)或布洛芬(美林)?因为退烧药可以改善孩子的舒适度,让孩子不会因为发烧而感觉太难受。而每个孩子对发烧的耐受能力不一样,39.0℃只是一个平均值,最主要还是看孩子的精神状态。即使孩子高烧超过39.0℃但精神状态良好、能吃能玩,也不一定要用药。
无论是世卫组织,还是美国儿科学会,还是中国的发热指南,都认为布洛芬和对乙酰胺基酚是对儿童相对安全的退烧药,布洛芬只能用于6个月以上的孩子,而且不要给频繁呕吐、脱水的孩子用,以免产生肾损害,对乙酰胺基酚可用于3个月以上的孩子,对呕吐的孩子也可以用栓剂。因为退烧药也可能产生副作用,所以不推荐在38.5℃以下给没有其他基础疾病的孩子用药,但对有心肺功能不全、贫血、糖尿病或遗传代谢性疾病的孩子,为避免心衰,代谢不稳定等情况,可以在38.5℃之前用药。发烧也容易诱发癫痫发作,所以有癫痫的孩子也应该更早给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