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只敢回家闹情绪。孩子有机会表达自己的愤怒是很重要的,因为愤怒中包含着自我肯定和力量,若愤怒被压制和禁止,孩子为自己讲话、捍卫权益、对人说“不”或者表达不满的能力就受到了阻碍。
那为什么女儿在学校里却不能或不敢如实表达自己呢?
请原谅,我会首先关心您是否也有和女儿类似之处。有一种可能是,孩子在家里是能说“不”能表达愤怒的,但是她看到妈妈同他人打交道的时候,会委屈自己,明明很介意却“没事没事”。假如,妈妈这样做的话,孩子就很可能学到这一面,倡导什么不太有影响力,妈妈本身是怎样最有影响力。因为孩子会从父母在对表达不满的回避中,感受到父母的紧张和害怕,如害怕表达不满会伤害关系,觉得说出不满很不安全,如担心自己不被接纳被抛弃等,这样的话,孩子就会习得这种不当的隐忍。这种模仿和习得总是无意识进行,比如孩子仅仅因为妈妈怕狗就怕狗。
那么,一个人在什么状态下才能自由地说“不”和表达不满呢?其实,这蛮需要勇气和信任的,不仅是孩子,每个人都在某种程度上面临这个课题。因为,作为一个孩子,大家都是被期待着“乖”“顺从”长大的,也就是说孩子不是自然长大的,是“收缩着某部分”长大的;在大部分的人际关系中,人们习惯报喜不报忧、说好不说坏来和人建立、维持关系,对于师长、权威更是如此,若不如此常会被认为“不懂事”“不会说话”“忤逆不孝”“给长辈添麻烦”“让大人担心”“给人添堵”等;人们在相处中,很少有机会学习如何处理不同,如何尊重差异,如何表达需求,这是权威型社会的普遍特征,所以在表达不满和需求时,人们惴惴不安,要么是隐忍不说、委屈逢迎,要么是指责怒喝:“我忍你很久了!”我现在脑海里的画面是,要么是弯腰委屈自己,要么是跳起来指责和打倒对方,没有平等的,既尊重和顾及自己,也尊重和顾及别人的范式。
“我忍你很久了!”这话很有问题,好像是别人过分又过分,可是,谁让你忍的呢?为什么你要忍呢?你若是早点告诉人家,人家可能就注意到了就没有后面的继续和变本加厉了,正是你的忍,才让人家觉得可以这样和你相处,现在你忽然发作,对人家实在不公平。所以,我在生活中,我衡量要不要表达的标准是,这件事会不会继续,如果只是一次且影响不大的话,那就不说了,如果还有继续的可能,那一定要说,绝对不忍,忍不起,忍对自己和他人都不好,都不够尊重。比如别人弄坏我的东西,我不敢说话,其实是我们自己没有尊重和珍爱自己;“不敢说话”和“原谅别人”是不同的,同样是说“没事儿”,内在的状态和感受不同,前者是委屈的、压抑和阻塞的,后者是放下的、宽恕的,前者的动力是恐惧,后者的动力是爱。
如何能坦然地说“不”呢?下面这些心态,对我很有帮助:
1.无论对方是谁,我和对方都是同样重要的,如果对方是师长、上司,我尊重对方的角色,也尊重礼节,但在心里平等看待自己和他人,我们本质上都是“人”;我相信对方真正需要的也是平等的尊重,而不是抬举,当没有尊重时,人们希望被抬举,当尊重出现时,人们一定不再选择“被抬举”,因为抬举有落下来的危险,而出于同等的尊重,本来就是脚踏实地的。
2.我相信表达真实的自己,是对双方的尊重和爱。很简单,“隐瞒不满”就是作假,以假示人是对人很大的不尊重,谁真的喜欢别人的虚假呢?你对自己也很不尊重,因为你都不承认自己。所以,从我内心来讲,我尊重你,所以不隐瞒,我尊重自己,所以我承认和表达。
3.我相信一个好的关系其基础就是真实,因为想要好的关系,所以我选择真实。在我印象中,我真实地做自己和表达自己都是增进关系的,只有我内心还有恐惧,因为恐惧而去对抗,对人家顾及和尊重不够时,人家才会愤怒和不满。比如密码本被弄坏,我就会告诉当事人说,这是我非常珍爱的东西,被弄坏了,我好难过;如果是玩具,在分享之前,我会说,我很爱惜自己的玩具,我愿意分享,但希望你们玩的时候小心些。我并不希望别人内疚,我只是希望自己被尊重,如果对方尊重不够,那我自己尊重自己,选择暂时不分享。
倘若别人把我真实的表达视作指责而疏远我,我也尊重,下次我还会这样做,不会觉得自己做得不好,也不怪对方。
“孩子是不是太怂了一点”这句话其实对应着希望孩子强大,能保护或者捍卫自己的权益。这里面包含对自己的尊重,但是也有一点对抗和防卫的色彩,实际上不需要这么强烈的表达,我们只需要行使自己的主权就行,我们不需要变强大或者怕软弱,只需要去增加对自己的尊重就好。我们可以对孩子说:宝贝,你是重要的,是值得被尊重的,尤其是你的主权,你可以在任何想说“不”的时候说“不”。这不代表你不好、不代表你不懂事、不代表你小气、不代表你冒犯别人,你永远可以在自己的事情上自由地说“是”或者说“不”,这是安全的,是对自己和别人都好的。
即便孩子一时做不到也没关系,先接纳,而不是评判,因为这通常都不是轻而易举、一蹴而就的,评价或担心孩子太“怂”,反而会增加孩子的羞愧感,削弱孩子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