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我们教给孩子一些东西,我们就剥夺了他们自己发明的机会。宝宝一天一天的成长,学的东西也越来越多。有些爸爸妈妈就担心宝贝这个要是不会,那个要是不会该怎么办。于是什么都会替宝贝准备好,这样真的好吗?其实家长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应该有所为,有所不为。那哪一些是家长有所不为的呢?
“童年原是一生最美妙的阶段,那时的孩子是一朵花,也是一颗果子,是一片朦朦胧胧的聪明,一种永远不息的活动,一股强烈的欲望。”
——法国作家巴尔扎克
小婴儿都具有与生俱来的驱使行动、好奇心和探索的动力。
他们在床上唯一躺着不动的时候,不是生病就是睡着。否则,他们都在忙着东张西望、啃咬、哭笑、踢腿。。。他们在试着用自己的方式探索和影响周围的世界。虽然他还不会讲话,但他的一举一动和哼哼呀呀都在表达“我可以自己办到”“我可以自己想出来”!
他们的行动能力不足以按照成人的标准去完成许多事,但是家长需要保护孩子行动的内在愿望。
一个小婴儿,自己按压了某个玩具发出了声响,他可能对自己弄出的新奇声音有各种反应(哭笑怕),无论如何,他在这个过程中学习到了行动影响环境的第一课。他积累了一次独立探索的经验。
另一个小婴儿,他的父母挤压玩具、发出声音,不停的示范,讲解……终于他有机会拿到玩具,并且按照父母的示范弄出声响,但那个行动不再是由他内心所产生的。他错过了一次独立探索的机会。
十年以后,上面的两个小婴儿长大了,都上了小学。某次他们的作业都得到了很差的评语,这两个孩子都觉得自己很冤枉。
第一个孩子跑去找老师讨论,首先他得到了一次机会让人重新考虑他的成绩;而即使成绩维持不变,至少他感觉到自己“已经试过了”。这是他源自内心行动力的一种展现。
第二个孩子什么都没做,他对于改变现状感到无能为力,或因为沮丧而无动于衷。又或者最不幸的,他把委屈告诉家长,由家长打电话去质问老师为什么给这样低的分数。。。
孩子若没有机会自己想通属于他们的价值观、欲望和兴趣,造成的结果往往就是无止境的依赖,永远无法达到健康自主。
所有人都希望自己对人生做出的选择是可信且发自内心的,而不是由别人发号施令给我们(有些家长会因为无法掌握自己的人生而自觉不自觉去控制孩子)。
当然,并不是说孩子不需要,或者完全不想要外界的帮助。只是在那之前,他们需要有更多的时间和自由来感知那股来自内心的动力。一旦孩子感觉到能够独立管理自己,那么他就会急着去拓展自己的行动范围(也就是很多家长期望的快快长大)。他们会想先学会爬,然后走路,然后跑步,然后骑脚踏车,驾驶汽车。。。这些都是他自己想要的,而不是父母要求或影响他做的。
一个跟随自己内心欲望成长的小孩,独立、有能力且充满爱心。他们可以自由选择如何走过生命中的每一段时光。也许一个很擅长协作的孩子却选择了学医,因为他相信医生能帮助更多的人;也许他很享受一个人的生活,但基于照顾父母是应该做的事而愿意与父母同住。就是这种发自内心的力量,帮助他们不只感知到自己生来就具有某些特质,而且也能掌控这些特质,让它们支配人生的方向。
乖乖小编建议:其实宝贝有很多事情能够自己去慢慢学会的,虽然有时学会的时间长了一点,但是宝贝在以后的工作学习上乐意更快的适应,但是也不能太严苛了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