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丢失过多反复出血、溶血,外伤、烧伤均可使大量锌随体液丢失;肝硬化、慢性尿毒症等因低蛋白血症而导致高锌尿症;长期应用一些药物,如金属螯合剂-青霉胺等;反复静脉滴注谷氨酸盐,与锌结合自尿排出,均可导致锌缺乏。
4.遗传缺陷如肠病性肢端皮炎,是一种少见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因小肠吸收锌的功能缺陷,导致体内含锌量减少,血浆(清)锌、红细胞锌、肌肉锌、发锌和尿锌等五种锌含量均降低,有肢端皮肤损害,顽固性腹泻,秃发及生长发育障碍,免疫力降低而容易感染。
5.其他如铅中毒及被动吸烟所致镉污染严重等原因,影响锌的吸收,可能加重锌的缺乏。
四、缺锌的预防
1.提倡母乳喂养。母乳的含锌量较丰富,锌的吸收利用率也较高,提倡母乳喂养对预防缺锌具有重要意义。
2.提倡均衡饮食。动物性食物和坚果类食品含锌较丰富,要每日适当安排进食。动物性食物,如动物肝脏、瘦肉、蛋黄、鱼类等,不仅含锌丰富,而且利用率也高达40%~60%;坚果类食品如核桃、板栗、花生等含锌量和利用率也不低。
五、补充锌制剂时应该注意什么
如果儿童缺锌较严重而出现营养不良、视力减弱、免疫力下降及有厌食症、异食癖等,医生除了对症处理外,还要给予补充锌制剂(如常用的葡萄糖酸锌等)。但在服用锌制剂时,要注意以下两点。
1.不宜与牛奶同用
葡萄糖酸锌中的二价锌离子易与牛奶中的蛋白质形成一种不易溶解的络合物,会直接妨碍锌和蛋白质在肠道的消化吸收。同时,锌还会与奶中的其他二价元素,如钙、铁等在吸收上发生竞争对抗作用,相互干扰吸收。一些乳酸类的饮料及豆浆等高蛋白饮品,也不适合与锌制剂同服。此外,在服用锌制剂期间,还要注意少吃糖果和甜食,以免影响锌的吸收。专家建议,最好在喝牛奶1小时后再补锌制剂为宜。
2.别把锌药当补品
尽管锌对少年儿童的生长发育非常重要,但切不可把它当成万能的“营养滋补品”,更非多多益善,这是因为人体内的微量元素都有一定的含量和比例,既不可缺少,也不能过多。过量的锌进入体内,会干扰铅、铁、铜等微量元素的正常代谢,甚至导致恶心、呕吐、急性腹痛、腹泻和发热等中毒症状,反而不利健康。所以,不论是服药或是保健品,都要在医生指导下正确使用,千万不能擅自乱服,以免造成不良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