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加入收藏  | 
你所在的位置:乖乖网 > 1—3岁 > 幼儿早教 > 再婚家庭的育子方法

再婚家庭的育子方法

2014-08-27 17:02:20 出处:乖乖网 作者:园园 幼儿教育
标签: 幼儿教育   

随着现代社会离婚率的攀升,以继父母为轴心的再婚家庭数量明显提高。

多元文化思想的影响下,一些人过分注重个性张扬,使得再婚家庭教育问题日益突出。

再婚家庭复杂的家庭伦理关系,使得因孩子教育问题产生的矛盾越来越多,从而导致孩子的身心受到二次伤害,直接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实践也证明:

再婚家庭对儿童的心理、学习成绩、品德行为等都会产生深远的影响,倘若幼儿潜意识里的负面情绪不断积累、量变,这样的心灵阴影在成人后泛化,极易导致心理困扰、心理障碍。

为了保护我们的孩子,再婚父母需要特别注意教养孩子的方式。除了给孩子更多的关心和爱护以外,再婚父母还要学习一些和孩子相处、和其他家庭成员相处的方法和技巧。

所谓再婚家庭,一般是指孩子的父母其中一方因死亡或离异,而重新组合的新家庭。再婚家庭教育面临的困境在于家庭成员之间彼此猜疑心理强,难以形成一致的教育态度,对孩子的成长产生负面影响。一些亲生家长与幼儿相依为命,对孩子的期望比双亲家庭高,对继父(母)有更高的期待,对另一方的友善处于质疑的态度;亲生父(母)因其子女失去父爱或母爱而有一种愧疚心理,为了弥补遗憾而对子女过分地宠爱、娇惯,甚至为了博得孩子的欢心,无原则地满足孩子的无理要求,从而会导致孩子“营养”过剩症;继父母和孩子没有天然的血缘关系,对孩子严格要求怕引起亲生父(母)的反感,觉得没有当亲生孩子对待而另眼相看,便无原则地溺爱、迁就,这些做法都是不利于孩子人格形成的。

3~6岁的幼儿正处于智能开发、“规则”建构的关键期,具有好奇心、易受暗示、模仿性强等特点。年轻的父母要有高度的教育责任感,充分认识到再婚家庭教育的特点、父母的角色责任,以及特殊的家庭结构对幼儿性格形成的影响作用,遵循教育规律、从幼儿的身心特点出发,科学选择教育孩子的方法。那种狼爸、虎妈、鹰父的教育模式不具有复制性,即使表面成功也隐含着潜意识的负能量。再婚家长“给孩子好心肠,亦要给孩子严教育”,对原则问题不能迁就,要做到严厉而不失温情,放手而不失引导。再婚家长还要学会换位思考,禁止任何一方将孩子当作人质要挟对方,发泄私愤,将自我心灵创伤投射在孩子心灵上,使孩子成为受害者。再婚父母还要保留孩子亲生父母的教育权,允许他们探视,必要时让孩子与亲生父(母)一起活动。

除了再婚父母自身把握好教育孩子的方式方法以外,营造温馨和谐的家庭大环境也至关重要。家庭成员要尊重、信任、关爱孩子,男女角色区别教育,强化身教重于言教的理念。

家人教育态度要一致,发生矛盾善于沟通、劝解,不要含沙射影,而应开城布公、坦率真城,反对带着情绪交流。亲生父母还要摒弃多疑心,以苋容的心态理解对方的苦衷,少点抱怨,多鼓励继父母的教育言行。孩子接纳继父母需要时间,因而要有耐心、爱心,不论谁的孩子,家长都应一视同仁。祖辈也应在心理上突破无血缘的亲子关系冷漠的观念,尽力融化孩子亲生或非亲生的隔膜。

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家庭、幼儿园齐心协力,构建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为此、家长应积极参加社会组织的亲子活动、家庭聚会活动,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增强幼儿的交往能力,培养健康、开朗乐观的性格。家长可以多配合幼儿园举行关爱再婚家庭幼儿心灵成长的活动,指导孩子用友情弥补亲情,对他们进行心理疏导、学习辅导、生活关照及行为矫正,使其具有安全感和归属感。

家庭是孩子快乐成长的乐园,家庭结构影响成长环境,补偿家庭结构教育的缺失至关重要。再婚家庭理应坚守为孩子的末来发展奠基的理念,关爱孩子的身心成长,真正保障孩子有一个快乐幸福的童年。

Copyright ©2010 guaiguai.com 黔ICP备15001417号-1 沪B2-20100008 文网文[2008]150号 联系邮箱:adou@quxiu.com
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果无意之中侵犯了您的版权,请来信告知,本站将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 网站地图 乖乖问答 移动版 每日归档 专题大全

沪公网安备 310112020014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