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岁后才更乐意与伙伴玩
当孩子再长大些,三四岁后,随着社交敏感期的到来和年龄的增长,会与同龄伙伴慢慢发展出形式更为复杂、水平更高的游戏互动形式,即“联合游戏”与“合作性游戏”阶段。到那个时候,他们不但会注意到对方,还会有交流和沟通,甚至还会为了同一目标而分配任务。
为孩子社交能力发展“铺路”
虽然3岁以下的孩子更喜欢独自玩耍或和家人一起玩耍,但父母仍可以在不勉强孩子的前提下,提供一些社交引导,为孩子日后真正进入“社交圈”奠定基础。
多创造和同龄伙伴一起的机会
尽管孩子目前还处在“独自游戏”和“平行游戏”阶段,与同龄孩子交集不多,不过,多创造和同龄孩子在一起的机会,能有助于孩子尽早地关注到他人。
并且随着思维认知的发展,孩子间的互动会慢慢增加,经常与同龄伙伴在一起,有助于社交经验的增加。
假扮性游戏,促进社会性发展
2岁多的孩子正处在“爱模仿”的阶段,比如拿着玩具和书,模仿妈妈做饭、爸爸看书、警察指挥交通、老师上课等等场景。家长可为孩子多创设一些假扮性的游戏场景(比如孩子当医生,你当病人;或者孩子当老师,你当学生等),让孩子体会不同角色间的互动方式,有助于促进孩子社会认知的发展和增强自身与周围人互动的能力。
家长榜样示范,做好引导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父母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孩子产生影响。所以,为了孩子今后社会性能力的良好发展,父母在日常生活中,要为孩子做好榜样示范,比如见到朋友、熟人,主动问好;多用礼貌用语,待人接物周到而得体……父母的言传身教和家庭氛围的熏陶,会对孩子产生潜移默化的正面影响。
社交能力因人而异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孩子社交能力的发展,也并不是整齐划一的。因为每个孩子都是独立的个体,有自己的气质类型,在社交行为的发展上,会有不同的进度和表现。
比如有些孩子天生就比较“自来熟”,可能1岁半左右的时候就会主动去拉小朋友的手;而有些性格比较“慢热”的孩子,可能到了4岁,才会主动向别的小朋友示好。跟着孩子的身心节奏走,才能更有利于他社交能力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