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善意的谎言”
有些家长感到比较困惑的是:孩子说的有些事很容易区别真假,但有些则难于辨别。这是因为随着和外界接触增多,孩子逐渐遇到的现实看法不断挑战着他们早先来自于父母的认知范围。
6岁的亮亮失望地对妈妈说:“你为什么要说谎?”妈妈不解地答:“我哪里说谎了?”
亮亮理直气壮地说:“我听见你跟姥姥说那天邻居阿姨送来的蛋糕一点都不好吃,可人却跟阿姨说我们喜欢吃!”
妈妈蹲下来看着亮亮说:“妈妈对阿姨说喜欢吃她做的蛋糕,是因为不愿伤害阿姨对咱家的好意,妈妈觉得接受阿姨的爱心,比实话实说更重要。”
亮亮听得似懂非懂,又问妈妈:“噢!原来不是必须所有的事都要诚实?遇到别人的爱心时可以说谎?”
妈妈认真地看着儿子说:“我们应该事事诚实!但是,有的时候为了不伤害别人,可以说‘善意的谎言’。”
看看亮亮的眼神,妈妈知道孩子完全被搞糊涂了于是妈妈又耐心地跟孩子讲:“假如你把爸爸新给你买的卡丁车拿到菲菲家,兴致勃勃地给她看,而菲菲是女孩子,不喜欢玩具车,如果这时候她说‘没劲’、‘不好玩’之类的活,你心里会好受吗?”
亮亮使劲摇摇头,说:“我会很难过。”
妈妈接着说“如果菲菲说‘还可以’,你感觉怎样?”
亮亮的表情看上去也不太满意这个答案。
妈妈继续说:“那你希望她怎么说,才会高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