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老师:哦,你是这样想的,你很想玩那个玩具是吧?
小太:是的,老师,我很想玩。
李老师:你暂时不想和他分享,对吗?
小太:嗯。
李老师:没关系,你是这样想的,就这样去做吧,你要是需要老师帮助的话,就来找我,好不好?小太点点头,就站起来去跟小伙伴要玩具去了。
我们发现,不知什么时候,对于小太来说,外在的规则,已经渐渐消淡下去了,但是,内心的规则——生命高贵的自由、美德和爱,生命真正的规则,却也在不知不觉中,渐渐升了上来。
生命啊,就是这样地,渐渐长大的。
心灵啊,也是这样地,渐渐开放的。
人性啊,更是这样地,渐渐发光的。
乖乖网寄语
规则有两种,一种是消极的,就是:不应该做什么。一种则是积极的,就是:应该做什么。
很多伙伴希望通过告诉孩子不应该做什么、应该做什么来教育孩子,当孩子做到或做不到的时候,就会给孩子以相应的后果。也就是说,很多伙伴希望通过帮助孩子建立起规则感来帮助孩子成长,并发自内心地认为,这就是教育。这条路,看起来确实很好、很正确、很光明,但是……
但是,我们忽略了一个关键环节,这就是:孩子凭什么能做到(遵守规则/道理)?所以,我想,更为关键的问题是:不是规则(道理)有没有存在的价值和意义,也不是规则(道理)本身合理或者不合理,而是:孩子凭什么能做到?如果一味强调道理和规则,孩子就能自然而然地做到(道理和规则)的话,如果教育真的是这样的简单和机械的话,那么,你每天给孩子念100遍“学生行为规范”,就是最好的教育了。显然,事情根本不是这样子的。所以,真正的教育,也根本不是这样子的。就像小太的故事告诉我们的,很多时候,规则意识淡一点,可能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