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加入收藏  | 
你所在的位置:乖乖网 > 1—3岁 > 幼儿早教 > 图画书帮宝宝面对亲人的离世

图画书帮宝宝面对亲人的离世

2014-10-16 10:00:57 出处:乖乖网 作者:刘杨珂 早教方法
标签: 早教方法    故事书   

国内外相关研究表明,宝宝在3岁左右时就已经开始接触有关死亡的各类信息,而报纸、网络等各类媒体无疑成为这一事实的催化剂。宝宝年纪太小,在面临这类信息时难免懵懂并且感到不适,因此,“宝宝死亡教育”实际上是帮助宝宝在生命早期理解与接受死亡。

为什么要进行死亡教育?

提前帮助宝宝预防“死亡不适”

“死亡”是一个多数爸妈避而不谈的敏感话题,然而孩童阶段的死亡教育却是国内外研究者半个世纪以来致力于探索的教育领域。因为这一时期所形成的正确的死亡认知与态度,能够为宝宝终身健康地学习与生活奠定坚实的基础。因而,对宝宝死亡教育,实质上就是对人的一生的教育。

 

面对“死亡”时,“恐惧”是一种正常的生理与心理应激反应。当宝宝面临死亡问题的困扰时,情绪与行为极易出现极端倾向。因而,成人的正确引导是帮助宝宝顺利克服这种“死亡不适”的关键所在。

图画书缓解负面情绪根据我们的研究,图画书在缓解死亡带来的负面情绪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对于宝宝而言,“死亡”往往与一系列的悲伤反应相联系。而儿童的悲伤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图画书中贴近生活的人物形象与曲折的故事情节能够帮助儿童自我调节悲伤带来的种种不适。

对“死亡”的解释误区。你有吗?

宝宝的情感关系建立伊始,亲人就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兄弟姐妹以及同伴都是宝宝曰常生活中接触到的人。然而,生活亊件的不确定,诸如亲人患病辞世、意外死亡等事件会使得宝宝小小的心灵受到创伤,极易产生一系列心理与行为的不适应。

现实生活中。爸妈遇到此类事件时,往往会慌张地告诉宝宝“逝者飞到天上去了 ”或者“逝者睡着了 ”,这样的说法是不恰当的。

这是由于宝宝尚处于认知的最初阶段,“飞到天上”和“睡着”是宝宝能够亲身目睹或者经历的亊件,他们会把“逝者飞到天上去了”与鸟儿飞翔、把“逝者睡着了”与自己每天夜晚的睡眠错误地等同起来,造成观念认识上的误区。

妈咪对照:“死亡教育”需要分年龄

那么,宝宝的“死亡不适”究竟有哪些表现呢?爸妈们又应当如何向自己的宝宝解释亲人离世这一生命现象呢?

在此,我们分年龄段给大家提些建议。

0-3岁的宝宝尚未形成关于死亡的概念,不了解死亡的意义,对“终止”的理解也尚欠缺。他们可能会理解悲伤的含义,并做出相应的反应。

爸妈们应当以宝宝能够理解的方式诚实地回答宝宝的问题,安慰宝宝并提供一定的安全感,给予爱的关怀;还要运用适合的图片、故事甚至是歌曲,帮助宝宝应对死亡。这个时期的宝宝认为死亡是短暂的、可逆转的,甚至是睡觉的一种形式;或者认为亡者能够复活;有的还可能认为自己有魔力能够拜访亡者或将亡者带回现实生活。这个阶段的宝宝,由于目睹或经历亲人的死亡后往往感情波动较大,可能会出现退缩行为与攻击性行为;还有的宝宝对死亡与睡觉两种状态产生困惑,从而出现失眠、怕黑、梦魇等睡眠问题。

爸妈可以尝试着帮助宝宝回忆与逝者或者关爱自己的人的美好经历,做一个好的倾听者;尝试猹将宝宝的不良行为与表现最小化,并使用适宜的图片和故事辅助。

Copyright ©2010 guaiguai.com 黔ICP备15001417号-1 沪B2-20100008 文网文[2008]150号 联系邮箱:adou@quxiu.com
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果无意之中侵犯了您的版权,请来信告知,本站将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 网站地图 乖乖问答 移动版 每日归档 专题大全

沪公网安备 310112020014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