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会在桐桐心中,是件特别重要的事儿。虽然有时意味着爸爸晚上不能回家吃饭,妈妈不能准时下班;但她同时也认定,开会是只有大人才拥有的权力。因此,当我们很正式地告诉桐桐:“我们觉得你各方面表现都非常好,所以我们想定期召开家庭会议。你将和爸爸妈妈一起,每周日晚上一起讨论关于家里的问题。”不出所料,桐桐欢欣鼓舞,激动异常。
第一次会议,我特意将书房里的小方桌收拾干净,3个人围坐桌旁,我还拿了一个小本子做记录。讨论的内容非常简单——家务分配。经过讨论决定,每天晚上,桐桐负责擦客厅里的两张桌子:一张她的游戏桌,一张茶几;爸爸负责扫客厅;妈妈负责倒垃圾。为了郑重其事,我将会议内容整理好,并且要求大家签名确认。桐桐还不会写自己名字,但为了表决心,她当场临摹了一个歪歪扭扭的“T”。
一周很快过去,第二次会议又召开了。由于爸爸晚上加班,家庭会议由我和桐桐召开。桐桐对上周的总结让我惊讶:“开始两天比较好,后来不怎么好。有时不想擦了,有时擦得不干净。”这是一个3岁半的孩子在完全没有提示的情况下对自己的总结,不仅描述了工作质量,还点评了自己的工作态度。我们的二人会议最后决定,下一周还是执行同样的任务安排。
第三次会议比较有意思,第一项议程仍然是讨论上周任务执行情况,仍然是由桐桐率先总结:“有时好,有时不好。因为我觉得擦茶几太累了,有时要站着,有时要蹲着。”我心里狂笑。爸爸反应快,马上说:“累不能作为不完成任务的理由,每项任务都可能会觉得累,如果觉得累就不完成,那大家都不用完成了。”桐桐不出声,但是她默默地看着爸爸,因为爸爸这周也有几天没有完成任务……爸爸很快察觉了女儿的“鄙视”,赶紧解释:“我主要是加班,公司开会开太晚了,还有一天是忘记了。”好吧,“公司开会”是爸爸也不能抗拒的存在,桐桐勉强接受了爸爸的解释。
我出来打圆场:“忘记也不能当成理由,下周大家要互相提醒。”接着我们继续讨论家务分配。桐桐第一时间表示,不要擦客厅的茶几,要求只擦她的游戏桌。我表示不同意,告诉桐桐工作内容可以调整,但工作量不能减;如果不擦茶几,就要选择再加一张桌子。桐桐经过慎重考虑,选择了饭桌。为了保证家务的公平性,我们决定,将爸爸的工作调整为起床后叠被子,免得他总是因为加班完成不了。
这就是我家已经召开的三次家庭会议,形式严肃,内容简单,效果理想。由于桐桐年龄还比较小,我采用循序渐进的方式,一开始只是建立家庭会议的制度,让她明白我们可以讨论什么问题,如何讨论问题,同时借助这种形式让她逐步开始承担部分责任(以家务劳动为切入点);之后慢慢增加对家庭成员不足之处的改进讨论,允许她对爸爸妈妈的不足提出意见和建议;待她各方面能力比较好的时候,我准备再加入主题讨论的环节,与她探讨各种她有兴趣的话题。
也许有人会说太形式化,孩子根本不懂什么是开会。但我认为,有着固定时间、固定频率的家庭会议,不仅是家庭沟通的好机会,同时也代表着我们对孩子的尊重——因为她被视为家庭里重要的一员参与讨论,而不是父母决定了什么再通知她,这让她感觉到自己的能力。形式感越强,孩子越重视,越会花时间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