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你正坐在公交车上,又假如现在是下午放学时间,那么你一定会看到如下熟悉的一幕:一群放学的孩子一拥而上,每个孩子后边,都跟着一位保驾护航的老人。这个时间,座位往往是紧俏的,假如出现“多余”的屁股,那么站着的一定会是老人。我经常细细打量这些老人,他(她)的样子看上去很有些“悲壮”:肩背书包,一手拿水壶,一手拿零食;眼睛呢,则脉脉注视着那位“小皇帝”或“大公主”。我不禁想,如果上帝再给老人一只手,他(她)会拿什么?
这场景,令我疲惫甚至绝望。我多么希望能有一个孩子站起来,让老人坐下,尔后傍在老人身旁,或者坐到老人腿上。如果这是奢望的话,那么起码也该伸来一双小手,把老人肩上的书包取下来,放到绰有余裕的座位上。然而,积多年之经验,我还没看到过这样一个知道感恩的孩子抑或一双温柔的小手。
我们的孩子怎么了?或者我们的教育出了什么问题?
我想到了那句著名的歌词:你总是心太软。
因为家长心太软,所以不忍心让孩子做任何事情,包括穿鞋与洗脚。于是一个小学生不会系鞋带,一个大学生不会洗衣服,一个农家子弟不会干农活,就成为寻常景观。另外一方面,孩子什么都不承担,却要享受很多特权,比如家里有什么好东西,都是他第一个享用,从美食到华衣。试想,一个从摇篮到校园都在吃“独食”的孩子,他会关心他人的温饱吗?如果你在失落时感觉他很像“皇上”的话,那么答案在你自己身上:你太像个唯命是从的“太监”了。谁见过感恩太监的皇上?在皇上眼里,太监是家奴,甚至根本就不是人。
家长会说,这就是爱嘛!再说了,孩子怎么不承担?他的任务是学习呀!是的,你把一种生物性的本能,演绎发挥到了远远不及老母鸡的水平。而且,你还把这种爱延伸到所谓学习,与学校那双市侩的眼睛一拍即合,死死地盯着孩子的分数。北京的一些学区房,已经到了一平米30万,可见我们的教育是如何在南辕北辙的路上一路狂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