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父母在教养观念和方式上,总会与老人发生分歧。发现老人在某些方面的做法不妥,比起费尽口舌地与他们争高低,我更愿意在行动上当个救火员,及时把负面作用降到最低。
陪孩子疯,保护孩子的好奇心
每个孩子都有属于自己的内心世界,别说老人家,就连父母都难以理解孩子的很多举动。如果不了解孩子,就会在无意中毁掉孩子的好奇心和探索欲,甚至还会给他扣上“不听话”“太调皮”“很任性”等帽子。
有段时间,伊伊很喜欢玩阳台花盆里的花泥,总是把这个盆的花泥弄到另一个盆,再倒腾回来。每次外婆看到都受不了,总是批评伊伊瞎玩,弄脏阳台。我知道后,先是告诉外婆,以后阳台的卫生我来弄。然后找时间招呼伊伊一起玩花泥,和她比赛看谁把花泥运得又快又不洒在地上;谁能在倒花泥的时候,不弄脏花儿和树叶儿,也不弄脏自己的衣服。伊伊眼看有我撑腰,玩得更来劲了,玩完后,我再陪伊伊一起洗手。
外婆不太赞同我的做法,但看我跟伊伊玩得挺高兴的,也就不再作声。外婆还很快发现,阳台一天比一天干净,而且几天之后,伊伊就转移兴趣了。
代替回应,保持孩子的专注力
不随意打断孩子,是对孩子的一种尊重。但实际生活中,很多家长总是在孩子做事的时候,无意识地去干扰孩子,甚至是强行打断孩子。这一点在老人身上尤为明显,有时是以嘘寒问暖的名义去关心孩子,有时是因无聊至极去逗孩子,更多是图自己方便去催逼孩子。无论是哪种情况,都会极大地破坏孩子的专注力和做事的兴致。
周六早饭前,伊伊正在津津有味地阅读《格林童话》,外公却催她赶快洗脸、刷牙和吃早饭。但伊伊看得太投入,一直没有回应。我发现问题后,就赶紧告诉外公,还有几分钟就看完了,看完后我亲自督促伊伊洗脸刷牙。
外公觉得“任务”已经交给别人,也就不再继续催促,去忙其他事情了。
暗渡陈仓,减少老人对孩子的负面影响
老人的教养观念有不少已经落伍,有些还可能对孩子产生负面影响,甚至给孩子的身心发展带来伤害。遇到这些情况,就需要把保护孩子的成长放在首位,同时尽可能避免跟老人发生冲突。
比如一些老人经常吓唬孩子说的“再不听话,等会儿警察叔叔就会来把你抓走”,还有就是“如果你再不乖,爸爸妈妈不要你了”之类的。这类恐吓教育方式,肯定对孩子的成长不利。
我家也有这种情况。在知道外公外婆跟孩子这么说后,我都是尽可能在第一时间用正面的语言来解释老人家的说法,比如“刚才外公说错了。警察不会随便抓人的,他们只会抓坏人的,不会抓小孩的。”“不管宝贝怎么样,爸爸妈妈都爱你。”不过这种做法需要前提,那就是亲子关系很好,对孩子有一定的影响力,否则孩子还是会认为老人说的是真的,无法消除影响或伤害。
借助权威,直接改变老人观念
俗话说得好,外来的和尚好念经。在老人面前,别人说的话往往比我们自己说的话管用很多,尤其是权威的人,比如医生、老师、专家等等。
比如,老人总是担心孩子生病,穿衣服的时候喜欢给孩子裹上一层又一层。伊伊小时候也是,说了多少次也没用,后来伊伊上幼儿园,在开家长会的时候,我带上外婆,让外婆多跟幼儿园的保健老师聊天,保健老师果然提到,不要给孩子穿太多,根据气候变化适当加衣服即可,还给出了一些切实可行的判断方法。老师的话比我管用一百倍,自那之后,外婆给孩子穿衣服明显科学多了。
年轻人工作再忙,也不能把教养的担子都推给老人,然后又抱怨老人家带得不好,父母始终是孩子成长路上最重要的陪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