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宝宝的探索行为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宝宝在六七个月大时,就开始对因果关系特别感兴趣了,典型的例子就是玩汤匙。他笨拙地拿起汤匙,咬一咬、敲一敲,下一步就是把它扔到地上。如果你帮他拾起来,他等一下又会把它扔掉。宝宝的这些举动,并非故意惹父母生气,他是在探究事情的因果关系。宝宝到1岁时,已经能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了。比如,他知道按墙上的开关电灯会亮,玩具小狗上了发条才会走,等等。通常,宝宝到两岁的时候,就能从结果推想原因了,这种能力是靠一次又一次的学习累积而形成的。宝宝一再重复的实验行为,对父母的耐心的确是一大考验。不过父母必须了解,如果仅仅为了维持一丝不乱的环境而处处限制宝宝的行为,久而久之就会浇灭孩子对事物的好奇与兴趣。父母应该为宝宝准备一些摔不坏的东西,充分满足宝宝扔东西的欲望。还要将家中不能摔的东西收拾好,再设计一些活动,如准备一篮大大小小、硬的软的球,让孩子尽情地、有目标地扔,训练他的控制和协调能力。
宝宝的破坏活动是一个手、眼协调操作的锻炼过程,能促进他思维的发展。鼓励孩子适当地破坏,就是在鼓励孩子的创造力,以及对更多事物的探索兴趣。所以,父母适当的引导就显得尤为重要。当发现宝宝把玩具拆坏了,父母应该蹲下来参与到孩子的活动中。“玩具里面有什么?它怎么会动呢?”引导、帮助宝宝寻找结果,然后再和宝宝一起把拆坏的玩具恢复原样。这样才能让宝宝在破坏—探究—重建中获得心理满足。
有些宝宝损坏东西,并未意识到行动的后果,而是对活动的过程感兴趣,觉着好玩。例如把图书中色彩鲜艳的画面撕下来折叠玩具,用刀、笔在墙上乱刻乱画。父母发现后应该及时制止和教育,使宝宝认识到这些东西损坏了就再也恢复不了原样了。要适当引导宝宝的兴趣,例如对爱撕书折纸的,可给买些专门用来折叠的彩纸,爱乱刻乱画的,可给他硬纸、刻刀、彩笔及作品范例,让孩子模仿着刻画。
为保障宝宝的安全,父母有必要告诉宝宝哪些东西是不能乱摸乱动的(如电器、药品等),以防事故发生。对爱动手的孩子,可为他们购买拼插、组合玩具,使他们在装装拆拆的活动中体会构造的快乐。还要告诉宝宝,要尊重物品的所有者,“不是谁的东西都允许你拆的,要征得物主同意”。对于5岁以上的宝宝,父母可以提高要求,比如用激将法:“暴力拆解,太没水平了,有本事你把它恢复原样。”
恶意破坏要阻止
当然,有些宝宝破坏东西是出于恶意。
有些宝宝破坏东西是在宣泄情绪。宝宝的某个要求未被满足,与父母赌气,故意损坏东西以发泄心中的愤怒。被溺爱的孩子常以此要挟父母,以达到个人目的。对这种故意破坏的行为,父母绝不能姑息迁就,既要严厉批评,也要让宝宝尝到破坏的滋味。比如宝宝摔坏了玩具,至少在半年内不买新玩具;宝宝摔坏了碗碟,父母要告诉宝宝两周内不买他最爱吃的冷饮,以省下钱来购买新碗碟。宝宝受到一定的惩罚,会留下深刻印象,就不敢再由着性子耍赖了。
有些宝宝破坏东西是出于“以旧换新”的考虑。比如剪坏旧鞋子,是为了得到一双新款鞋子,把电子表扔到水池里是为了让父母买一块更漂亮的。事实上,这是一种要挟行为。对此,父母当然不能就范,而要严肃批评宝宝,而且绝不能简单地满足他,以防他获得好处,下次照方抓药,继续为难父母。当然,对宝宝的要求,父母不能满足的,要耐心地讲清楚原因,取得宝宝的理解,这样就能从根本上缓解宝宝心中的怨气,他也就不会用破坏东西来抗议了。
有些宝宝破坏东西是出于嫉妒心理。看到小伙伴的东西比自己的好,宝宝都会产生嫉妒心理。由于幼儿的情感外露、冲动,自控力差,嫉妒往往直接付诸行动,搞破坏行为。比如故意剪坏小伙伴的新衣服,弄坏小伙伴的高档玩具,摔坏小伙伴的新书包……嫉妒是一种阴暗、狭隘的心理,既给宝宝带来苦恼,也会影响宝宝的成长及人际交往,因此,父母要从小引导宝宝学会欣赏别人,让宝宝的心胸开阔起来。
有些宝宝破坏东西是出于报复心理。有些宝宝因自身弱小,斗不过高大有力气的同伴,便偷偷地实施报复性破坏,以求在心理上得到平衡。对宝宝的这种报复行为,父母首先要及时制止和批评,然后再问清宝宝这样做的原因,若宝宝果真受了委屈,可告诉对方父母或老师,寻求恰当的解决之道。
总之,破坏东西其实是宝宝探索事物内在关系的一种途径和求知需求的表现,也可能是宝宝某种情绪的外在表现,父母既要宽容,也要密切关注,适应引导,创设适宜的探究环境,让宝宝的好奇心和探索欲得到满足,又能保证物品不被损坏。这样宝宝既增长了知识,锻炼了动手能力,又暗中培养了宝宝的责任意识,一举多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