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的做法,效果不一样。有人喜欢给小孩子放权,认为这样有利于锻炼小孩子的理财能力;有人不敢把钱留给小孩子存放,更不允许小孩子自由支配,认为小孩子不懂事,让小孩子自己存钱、用钱会害了他们。那究竟该如何处理小孩子的红包呢?
巧借压岁钱 帮孩子建立理财观
尊重孩子 合理引导
孩子的红包,是放手让孩子自己做主,还是家长帮孩子代管,反映的是家长对孩子消费观念的担忧。对于孩子而言,红包是比较可观的一笔收入,但对于家长来说,培养孩子正确的消费观念应该从日常入手。
有些孩子不止过年收到了大红包,父母平日里也给了不少零花钱,若是没有家长平时合理引导,很容易养成孩子大手大脚花钱的习惯,等到过年再跟他说要学着理财,可能为时已晚。
既然压岁钱已经给了孩子,那就是属于孩子自己的财产,家长可以提建议或代管,但前提是尊重孩子的想法和意愿。不妨先听听孩子的计划,请孩子列一份愿望清单。对其中有意义、对成长有帮助的项目,孩子出小部分的钱,由家长帮助完成,各自分担的比例由双方讨论决定。
压岁钱到了孩子之手,往往钱味盖过了年味,你买平板电脑、我买高档玩具,攀比之风难免对孩子造成不良影响。如果孩子平时花钱习惯铺张浪费,家长可以提出让孩子自己承担吃喝玩乐的花费,而不帮忙分担,且数月内的零花钱也由孩子自己从压岁钱中支取,让孩子知道钱花在值得的地方会更有价值。
从小到大 逐步放权
现在家庭条件好了手头宽裕了,带着孩子一圈年拜下来,少则几百几千,多的分分钟“万元户”。其实,处理压岁钱也要根据孩子的年纪大小而有所区别,一句话,那就是根据年纪从小到大,逐步放权。
比如孩子年纪尚小,根本不知道钱为何物,能掌握“红钱比绿钱大”就算早慧了。和这种年纪的小孩子讲压岁钱没有意义。因此,有的父母会给孩子开个户,准备从孩子收到人生第一笔压岁钱就开始存钱,等到孩子长大了,再把存折交给孩子。
对于年纪超过10岁的孩子,对金钱已经有了概念,知道压岁钱是给他本人的。父母如果要动他的“奶酪”,想必他是很乐意捍卫自己的权利的,父母不妨把压岁钱放权给他们。
不过,放权不等于完全放弃监管,不然一放就乱。半大不大的孩子对钱是半懂不懂,如果把几千元钱不加限制就交给其处理,说不定能做出让大人瞠目结舌的事情来。不妨和孩子约法三章,由父母保管压岁钱,孩子要用钱的时候,如果能说出正当充分的理由,最好给出书面申请,父母再将适当数额的钱给孩子。
这么做的好处,既可以防止孩子乱花钱,又可以培养孩子做事情有计划,对金钱“取之有道,用之有度”的好习惯。
记好两本账 养成好品德
父母直接收缴压岁钱,从源头上断绝孩子犯错机会,只能说是一种简单粗暴的做法,孩子容易产生逆反心理,也失去了学习独立支配金钱的机会,不利于让孩子建立正确的金钱观、消费观,更不利于培养孩子的理财能力。如何管理和使用好压岁钱?关键是父母和孩子应记好两本账。
一本是压岁钱的总收支账。从某种意义上说,压岁钱是人与人交往中情感传递的一个载体。中国是一个礼仪之邦,“来而不往非礼也”,父母应详细记录收到的压岁钱和回赠的礼金、物品,让孩子过目或记录。这不单是让孩子看到压岁钱的收支,更为了让他记住浸润在这份账本中的亲情、礼仪和传统等等。
另一本是孩子压岁钱的消费账。不论压岁钱收支盈亏与否,一定要让孩子自己支配管理压岁钱,父母给予适当指导,教育孩子在管理和使用压岁钱的同时,建立正确的金钱观、消费观和价值观。比如看望长辈的时候,引导孩子用压岁钱给长辈买点礼物,表达一份孝心和尊敬;开学的时候带孩子买些学习用具和书籍,或者鼓励孩子用压岁钱交自己的学费;可以引导孩子用压岁钱去做一些公益,比如捐助灾区、帮助有困难的人或群体。重点是让孩子把每一笔支出费用记录清楚,让孩子养成会管理钱、会花钱、把钱花在刀刃上的好习惯。
学龄前儿童,主要是让其学习有关金钱的概念,这个学龄段的孩子还不具备理财的能力,压岁钱应该由父母代为管理。青春期以后的孩子,其所得的压岁钱,建议完全由孩子计划支配。
许多父母为孩子开设一个专门的银行储蓄账户,每年将压岁钱存入。但是,存折上的数字增加,无助于提高孩子的理财能力。不如开一个家庭银行账户,孩子自制存折保管,存了多少,花了多少都一一记录,账面上存款情况一目了然,实际资金则由父母使用。
对于指导孩子将压岁钱用于投资,比如购买黄金、基金、股票、保险等,力图用投资的手段使财富增值的方式,并不是最好的选择。投资有风险,孩子很难在小时候学会理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