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发展心理学中有这样一个饶有意味的故事,名字叫作“小熊抓鱼”:有一只小熊,看她的妈妈和爸爸抓鱼,她很想自己去学习如何抓鱼。她尝试了一下,但是没有抓到任何鱼,于是对自己说:不要想了,我再也不想抓什么鱼了。
心理学家把这个小熊抓鱼失败的故事,同时让一个5岁的美国小孩和一个5岁的中国小孩来读,结果两人对“失败”表现出了截然不同的态度:
和5岁美国小女孩的对话是这样的:
孩子:她不该放弃的,因为那样她就……嗯……不会吃到鱼。还有……她可以吃妈妈爸爸抓的鱼,等她长大点她就会了。
询问者:爸爸妈妈都抓了一条鱼。要知道他们也很大了,也许他们自己也要吃鱼呀。你说小熊该怎么办呢?
孩子:她可以,嗯,可以找些其他的东西来练习一下。
询问者:其他的什么呢?
孩子:比如小溪。
询问者:什么?
孩子:一条有鱼的小溪。
询问者:你喜欢小熊吗?
孩子:喜欢。
询问者:为什么喜欢她呢?
孩子:因为她毛茸茸的,很可爱。
和5岁中国女孩的对话是这样的:
孩子:爸爸妈妈把鱼分成几块,他们一起吃。
询问者:但是,熊爸爸和熊妈妈个子那么大,他们每人就抓到了一条鱼。嗯,也许他们不能分给小熊呀。那她怎么办呀?
孩子:妈妈吃小的,给小熊大的吧。
询问者:你喜欢小熊不?
孩子:不。
询问者:为什么呢?
孩子:她做事情半途而废,她三心二意。
询问者:三心二意有什么不对呢?
孩子:你一会儿做这个,一会儿又做别的,一点都不认真。那你就学不好,那样是不对的。
这两段对话的区别在哪里呢?
其实故事里的小熊,我们可以替代为孩子。孩子在读这个故事的时候,他们看待小熊的态度,就是他们自己内心的投射。
首先,当询问者明确表示爸爸妈妈没办法把鱼分给小熊吃的时候,美国小女孩首先的反应是:小熊(自己)再想想其他的办法。中国小女孩的反应则是坚定的:有爸爸妈妈在,把大一点点的给小熊(自己)吃。这也清晰折射出中国小女孩的家庭里,以孩子为中心、孩子不独立、依赖父母的教养情况。
其次,美国小女孩认为,小熊(我)的尝试是有价值的,尽管小熊(我)后来失败了。对于失败,她的态度较为宽容,相信“等它(我)长大点就会了”。中国小女孩则认为:小熊(我)不够努力,它(我)放弃了。这是不好的行为,不能被(父母)接受。
所以,当最后询问者问:喜欢小熊吗?
美国小女孩回答喜欢,没有因为小熊的放弃而否定它的可爱。中国小女孩回答不喜欢,就像她的父母面对她不可接受的行为时,予以情感撤离、否定等做法是一样的。
让孩子害怕失败就更容易成功吗?
早有心理学家指出:美国儿童表现出成就动机的同时一般也比较能容忍失败。相反,中国儿童有很强的成就动机,但他们往往很害怕失败。
没错,我们对失败总是很苛刻。比如学习这件事,中国父母过于在乎成绩、只在乎成绩所造成的结果是:在我们的孩子眼里,学习不仅仅是单纯的喜欢、兴趣,或者出于个人想要学习的动机,而是一种道德层面的意味。只有努力学习,才是好的,才能被大人接受,同时也才是值得夸耀的,否则就不值得被爱。
下面这两个情景是我们极为熟悉的:
一个孩子期末考试得了第一名。满分试卷拿回家后,家长大加赞许。
一个孩子期末考试没有及格。试卷拿回家后,家长单打不过瘾,恨不得来个混合双打。然后无一例外地会说:你看看别人家的孩子怎么能考那么好!
大多数中国孩子都有过的一个公敌,那就是别人家孩子。所有熟悉上面两个场景的孩子——无论是满分的,还是不及格的孩子,都会得出一个同样的结论:
要得到我父母的肯定和接受,只能考高分。再深入推论就是:我只能表现好,表现不好是不被接受的,失败的我是不能被接受的。这样的教养方式下长大的孩子,内心里有一个严厉冷漠的声音,尤其是在遇到困难的时候,这个声音会更加响亮。而这往往是让人自卑甚至绝望的根源。
对失败容忍度过低、过于苛刻的结果有两个,要么干脆不去尝试,要么尝试失败后,无法承受后果,从而一蹶不振。
一个拥有良好自信与自尊的人,是不会因为一件事情或一次成败就全盘否定自己的人生。与有条件的爱相对,无条件的爱,首先要勇于接纳失败。只有大人把成败看得轻一点,才能给孩子一个更轻松的成长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