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家长认为,家庭教育是家长教育孩子,潜台词是,家长是成熟的,孩子是幼稚的;家长是高明的,孩子是不高明的;家长是正确的,孩子是不那么正确的,甚至是错误的。无疑,这是一个要命的误区。如果有一台神奇的机器,帮助家长了解孩子的内心想法,家长一定会大吃一惊,有些方面,孩子比家长成熟得多,也高明得多。作为父亲,著名作家叶兆言对此深有体会。
作为叶圣陶的孙子和叶至诚的儿子,叶兆言秉承严谨、低调的家风,对女儿叶子要求很严格,但叶子并不买账,经常跟爸爸对着干,所以父女俩的关系不那么融洽。16岁的叶子作为交流生赴美国学习一年,出发前主动把自己的日记交给父亲,让父亲了解她的真实想法。叶兆言一篇篇阅读,惭愧之情油然而生。
平日里,叶兆言不许叶子赖床。对此,叶子在日记中抱怨道:“我每天都是凌晨1点多睡,可是早晨8点半就要开始接受你杀猪般催我醒来的嚎叫,我的耳膜早已千锤百炼。你是否知道一个人睡觉时的满足,那种舒适,那种安逸,那种甜甜的醉了一般的感觉,是一个只在名义上减负的中学生日夜渴求的,可是种种压力迫使这种美好的感觉总在刚刚萌芽时便告夭折……”
叶子出国在即,叶兆言十分焦虑,动不动就与女儿发生争吵。叶子在日记里写道:“刚刚为了整理包裹还吵得不可开交,可你叮嘱我怎样进机场时,竟又是那么仔细。我挺难过,以后的11个月里,再没有人会这样苦口婆心地教导我了。等真进了机场,我一定会哭得很失态!”
即使在挨了爸爸的巴掌后,叶子也在日记里表达对父亲的理解,让叶兆言无地自容。
叶兆言做梦也没想到女儿会留下一本如此美丽的日记。作为父亲,他总觉得女儿不懂事,读了女儿的日记后他才明白,其实,真正不懂事的是自以为是的自己。他反省道:“大人真不该总是以居高临下的态度看待孩子的一切。学无先后,达者为师,试着和孩子从同一起跑线上走未来的路,家长会更早地赢得孩子的尊重和欣赏。”
女儿的日记感动了父亲,也在悄悄改变着父亲,并最终促使父亲领悟到家庭教育的真谛是父母与孩子相伴成长。比如,从美国学习回来,叶子变化很大,一向心高气傲的她变得谦虚了。叶兆言敏感地察觉到女儿的变化,并及时反省:“我正和女儿一起改变,一起成长。小女曾说过,我这个作家父亲,让她还没有学会欣赏之前,先学会了批评。这真让我汗颜。所以奉劝天下父母,多给孩子一点赞美,让他们从小就懂得欣赏世间的一切。对父母来说,孩子无论成功与否,都要接受。能不能出人头地,是他自己的事,各人头上一方天,没必要强求孩子将来怎样。人生是一步一步走出来的,能把每一步都走踏实了,就很好。”
读者朋友,您希望孩子尊重您吗?那就先尊重孩子吧!您希望孩子对您敞开心扉吗?那就放下长辈的架子,与孩子平等对话吧!要知道,世界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人,家长也有局限,如果家长无视自己的局限,甚至刻意遮掩自己的局限,一定会引起孩子的反感,家庭教育又从何谈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