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凤琴(10岁女孩的妈妈):我读过一本书,上面写道,从根本上来说,强制是一种恶,是反人性的,因为强制把别人看作不能独立思想之物,会对人构成不同程度的扭曲,使人的求知欲和想象力被扼杀。
戴勇:这是英国经济学家、新自由主义代表人物哈耶克的学说,很深刻,属一家之言。如果参考其他科学研究成果,理解起来可能更全面。有研究显示,强制可以检验创造性,还可以培养创造性。
薛凤琴:这是两个相反的说法,怎么参考?
戴勇:强制之下都不能扼杀的兴趣,也许就是真正的天赋。许多时候,孩子并不知道自己真正喜欢什么,在大多数情况下,家长适度逼一逼孩子,其潜能更容易发挥出来。如果没有这样一个强制的过程,与强制方向一致的天赋或者与之对立的天赋,体现出来的概率要小得多,孩子需要深度体验或者深度试错才能自我发现。比如孩子喜欢弹钢琴,乐感很好,那不妨给他的练习加码,严加督促。如果孩子忍受不了,消极偷懒,那他可能不具备音乐潜质,如果孩子以苦为乐,乐此不疲,那他很可能是未来的钢琴家。
梁淑珍:这样做,不怕伤害孩子学习的积极性吗?
戴勇:美国作家格拉德威尔有句名言:“天才不过是做了足够多练习的人。”许多音乐家、运动员、数学家等都是如此。以贝多芬为例,他的刻苦在音乐界是出了名的。4岁时,他经常练琴到午夜12点,有时还必须等他父亲回来检查后才能睡觉,否则要挨打。舒曼为了练琴,自制一个器具夹手,以至于后来把无名指夹废了。严格的纪律、刻苦的训练是可以与创造性和谐共存的。比如,二战时期的德国军队拥有世界上最严格的纪律和训练,但其作战时的创造性和灵活性超过世界上绝大多数军队,隆美尔、古德里安、曼施坦因都是出了名的灵活运用战术的德国将军。
强制要因人而异
田丽霞(9岁男孩的妈妈):戴博士说的很有道理,但是,我还是担心强制孩子会对孩子造成伤害。媒体总是报道不堪忍受学习压力而自杀的案件,还有很多小孩子因为上各种兴趣班没有时间玩耍而抱怨父母,叫人看了心里难受。请问戴博士,强制孩子究竟应该怎样把握好分寸?
戴勇:其实,家庭教育中要不要强制孩子不是讨论的焦点,焦点是如何因人而异地对自家孩子施以适度的强制。家庭教育只有原理和原则,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技巧。比如“虎妈”的家庭教育,在美国可能是合适的,因为在美国一些公立学校不同程度存在着堕胎、吸毒、校园暴力事件等,“虎妈”式的教育至少可以让孩子远离这些东西,加上美国大环境非常宽松民主,孩子常常在学校得到了足够的赞扬,这时,父母对孩子多一些强制,不至于造成孩子心理问题,反而是一种矫正。美国教育部副部长奥乔亚就曾尖锐地指出美式教育的弊端:“我们给予孩子太多的鼓励,不论孩子做得好或不好都能受到赞扬。现在我们发现,许多美国学生进入大学后,过高地估计了自己的能力,他们自我感觉非常好,但其实大多眼高手低,做的不如想的多。”
主持人:如何做到因人而异呢?如果按智力高低大致把孩子分为天赋很高和资质中等两类,如何对他们分别施以强制?分寸又如何把握?
戴勇:按智力高低给孩子分类是不严谨的做法,但不妨以此为切入点谈一谈,家长不必对号入座,还是应该根据孩子的综合特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首先,对少数某方面天赋很高的孩子,强制极有可能扼杀他们的天赋和创造性,应该给予这类孩子更大的自由度和更多试错的机会,把强制减少到能保证基本面良好的程度。孩子的基本面包括三个方面:第一,身体健康;第二,心理阳光;第三,礼貌待人。要做到这三点,需要一定的强制。对天赋很高的孩子来说,强制到此为止,他们不适合被圈养,而且他们大多会在这个良好的基本面上发展出自己的特色。中国传统教育的一大弊端,就是将所有孩子都放在教育的流水线上,用一个模子去刻画,结果教育高度同质化,创新性人才出不来。
其次,对大多数资质中等的孩子来说,严格的教育比较合适。资质中等的孩子没有明显的特长,可塑性强,在一定的压力之下,他会发展得更优秀。如果缺少压力,可能导致他们散漫,还可能染上恶习。要知道,趋利避害、贪图安逸是人的天性,要克服这些不好的天性,适度的强制教育是必不可少的。当然,强制也要讲究方法,在亲情的基础上,温和而坚决的强制对孩子有益,打骂等虐待手段要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