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时数学很好,如今不得不感慨,小时候玩折纸剪纸对自己学习几何真是具有重要意义。
将纸折起,剪出一个小人,左右两边都是对称的,可是因为角度不同,小人的胖瘦也会不同。稍微会剪小人儿了,妈妈就给我提高难度,在脑袋两边剪出耳朵和辫子。
如果再次成功掌握,妈妈则教我将纸折成扇状,这样剪出来的小人儿成了手拉着手的一串儿!感觉太神奇了,于是自己也要试试,却发现,自己剪出来的一堆小人儿,却没有拉起手来。怎么回事?折起来研究一下,再打开剩下的剪纸研究下轮廓,噢,问题就找到了……
折纸更有意思,跟着妈妈一步一步学习折叠一只纸鹤,一条裤子,一件衣服,折完一定要拆掉,试着自己再折一次,往往折几步就不记得了,于是拆了重新找办法……一张纸能让我玩半天。
儿时最火的儿童节目《七巧板》也没那么花哨,除了播放一会儿《鼹鼠的故事》,就是鞠萍姐姐教着做手工,纸版做的熊猫面具啦,牙膏盒做的玩具手枪啦,每次都要认真听节目预告,提前一周准备好手工材料。
我那慈祥的姥姥曾经带着十足的自豪感,将我用碎布条做的一只拇指大的娃娃带回老家,在全村人面前炫耀,瞧,这是我外孙女做的,手多巧!
后来还被认可的同类手艺则是帮姥姥穿针引线,姥姥坐在炕头上做棉袄棉被时,总会时不时把我叫过去,透过老花镜片看着我灵巧地将线穿进针眼儿……
那时候家里大人常常赞赏我的手巧,说聪明的孩子才手巧。后来知道,其实是手巧的孩子才聪明,通过使用手,锻炼手,大脑可以变得越来越聪明。
生物学家发现,人刚出生的时候,大脑里有数十亿条活跃的神经通路。在童年的早期和中期,如果这些神经通路得到了正确的练习和使用,那么到了青春期,我们就可以发展出相应的思考能力。但如果我们不去使用这些神经通路,它们就会萎缩退化。
我们的指尖有大量密集的神经末梢。通过适当的训练,双手可以具备堪与视力媲美的灵敏分辨力。如果孩子们没有机会使用自己的双手,他们将会变成“指盲”,大脑里的神经通道也不会接收到来自手指神经的丰富刺激。
美国某大型计算机公司的一位副总裁抱怨,他手下那些麻省理工学院毕业的工程师们远远不如公司老一辈的工程师会解决问题。后来人们意识到,在老工程师当中,百分之七十曾自己修理汽车,百分之二十曾用过扳手。而那些年轻的高才生当中没有一个曾使用过扳手。结果就是,他们理解复杂系统的能力也相对较弱。
手在认识世界的过程中,会教给大脑许多本领。手的触摸、探索和操作可以促使大脑神经通路发生连接。
所以,想让孩子变聪明,让他们多多动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