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别的孩子都健健康康的,偏偏自己的孩子有这样或那样的缺陷,你们心里肯定很难受吧?为了让孩子将来能够更好地生活,咱们一起努力来帮助他吧。听听我们的建议,或许对你们会有启发。
贴心话之1再心疼,也要让他学做力所能及的事
也许是对孩子心存愧疚,也许是认为孩子无法自我照顾,或者觉得发展孩子的认知能力更重要,所以,你们可能会对他们照顾得非常周到。现在是改变的时候了,因为自理活动有助于发展孩子的综合能力,比如说吃饭可以锻炼他手眼协调的能力;穿衣服可以培养他判断衣服的正反、颜色、厚薄的认知能力。通过学习自理技能,孩子可以发展出多方面的能力。所以,除了少部分重度残疾的孩子需要完全依赖于成人照顾,其他的孩子或多或少都可以学习一些自理能力,如果可以,尽量让他们自己做吧。
贴心话之2培养成就感,要掌握“倒序”策略
让孩子在自理技能学习的过程中获得成就感非常重要,因此,你们可以采取“倒序”的练习策略。比如练习穿裤子时,先帮孩子套上两条裤腿,然后让孩子将裤子提到腰间。等孩子学会这一技能后,就帮孩子套上一条裤腿,让他自己套上另一条裤腿,然后将裤子提到腰间。这样的练习能够让孩子有“我能行”的成就感。你们可以根据孩子的不同能力,将自理活动分解成细小的环节来进行,比如有的孩子练习穿裤子时,因为手部肌肉无力或不知道怎么向上用力,需要你们帮他将裤子提到一半的高度,再引导他将裤子完全提到腰间。将一项自理活动分解成不同步骤,从最后一步开始多加练习,可以鼓励孩子积极地学习自理技能。
贴心话之3鼓励≠随意夸奖
孩子在学习过程中会出现各种状况,可能你们以前习惯先说:“不对!”“错了!”然后再教孩子正确的做法。现在,把“不对!”“错了!”这样的话剪掉,直接再次示范或再次说明就好了。
孩子需要你们不断地鼓励,但鼓励不等于随意夸奖。不要没发现孩子做了哪些值得称赞的事情就夸奖他,也不要因为孩子表现好就用“你太聪明了!”“能干的孩子!”来夸奖他。随意的夸奖会让孩子无从判断自己究竟好在哪里。直接夸奖他什么事情干得好,比如:“你会自己穿裤子,很棒!”这才是最真诚的夸奖方式。
贴心话之4做决定的能力如此重要,他必须拥有
不要认为孩子没有做决定的能力,或者觉得自己帮孩子做的决定才是最好的,要知道,培养特殊孩子的自我决定能力对他一生的发展至关重要。在日常生活中,你们可以经常问问孩子的想法,比如问孩子喜欢什么样的玩具和衣服,如果孩子无法自己挑选合适的衣服,你们可以提供几种选择,让他从中挑选一种。
贴心话之5比较可以有,比拼真没有
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你们要经常关注普通孩子的成长状况,关注和自己孩子情况相似的那些孩子的发展,这样有利于你们更全面地了解自己的孩子,采取更合适的教育策略。可能这样的比较会给你们带来一些负面情绪,让你们受挫,但如果抱着“了解其他孩子,才能更好地帮助自己的孩子”的心态,你们就能够从比较中获益。有些父母很少关注其他孩子,尤其是普通孩子的发展状况,说:“我们不和别人比,只和自己比。”这其实是比拼心态的另一种表现,而比拼的结果通常让自己的心态难以平和,教育效果自然也受影响。
贴心话之6虽然他有点特别,但是这些问题真的很正常
因为孩子特殊,所以你们可能已经习惯于将孩子的问题都归结于他的特殊,比如你可能为2岁的孩子总是把东西扔到地上而焦虑,但其实普通孩子在发展过程中也会经过类似的阶段。轻易将问题归结于特殊,不仅增加了自己的心理负担,而且会掩盖问题产生的真正原因。
贴心话之7不要取代教师或康复师的角色
对于孩子某方面的特殊性,相信你们会从各个渠道了解这方面的知识,在这个过程中,自己也成了半个专家,因此,你们可能因为种种原因而自己承担起了教师或康复师的工作。这样的做法不是不可以,因为获得父母的专业指导、康复,孩子能够发展得更好。我国目前专业的特殊教育教师和康复师数量偏少,整体水平不高,你们采取这样的做法可以理解,很多情况下也是出于无奈。但毕竟教师、康复师都是专业化比较高的职业,他们在从业之前经过了系统的理论和技能学习,对于大部分只经过零散学习或培训的父母而言,他们采取的方法、提出的建议通常更符合孩子的发展需求,如果条件允许,还是尽可能让他们给孩子做训练。对孩子而言,父母无私的、无处不在的陪伴,就是最好的成长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