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欧美国家,家长和孩子一起装扮儿童房是在正常不过的事了。一个宝宝喜欢的儿童房就说明装修的很成功,不管孩子多大,作为家长都应该给他一个私密的小天地,现在就一起来看看有经验的宝爸宝妈是怎么做的吧!
三岁的“成人礼”
Abby三岁时,我就给了她一个衣帽间,内部结构与我们的一模一样。我告诉她,她可以像大人一样使用里面的任何一样物品,但必须学会自己管理它。Abby非常兴奋,但她毕竟还小,起初不是袜子搭在衣架上,就是衣服皱成一团堆在抽屉里,可她非常享受这种像成人一样的工作。直到五岁后,她摸索出了自己独创的衣柜整理法,在每个整理箱或抽屉上贴上标签,也养成了摆放有序、物归其位的好习惯。
与其说是给孩子一个自己的空间,倒不如说是给孩子一次提前进入成人化的预演。事实上,三岁孩子已基本具备成人50%的逻辑思维和理解能力,开始拥有自己的内心世界,希望做自己想做的事。如果你给他们机会,他们很乐意学着开始处理问题,担当更多责任。
心理学家认为,父母不妨让孩子从小就体验大人的世界,提前进入自己的成人角色,提前进入“生活”,比如给他们使用大人的物品,让他们享受与成人一样的待遇,告诉他们成人世界的真实面貌,提前使他们拥有长成大人的感受。而儿童房,正好可以做到这一切。
给秘密们留一个花园
我在厨房做饭,听见小美在房间里叽叽喳喳说个不停,隐约感觉有一些陌生的内容。怕有什么意外,我急忙跑过去。可打开门一看,什么事也没有,还把专心演出的小美吓了一大跳。看我大惊小怪的样子,小美原谅了我的“冒犯”,解释说自己在彩排儿童剧,并告诫我:“别再过来了,让我自己玩一会儿。”小美还有一个玩具柜,说什么都不让家人碰,理由是那是她的“家”,别人进去就是“私闯民宅”,其实我知道,里面不过是些普通的玩具。
当孩子不再将某些感觉告诉父母、家人时,他们就第一次体会到了秘密的神奇分割力;当他们拥有了自己的空间,便有了第一个静静体味这秘密的场所,比如桌底的藏身处、隐秘的游玩地、抽屉、箱子,当然也包括儿童房。
此后,孩子开始认识到在世界中有“内”和“外”的分界线,这在心理疗法中被称为“自我领地的形成”。他们内心变得敏感,感情变得细腻,开始有许多想法,有自己的隐私;他们会在自己的隐秘世界外围划一条“警戒线”,向家人宣告:我已经长成一个拥有个人行为秘密的人,再不像童年那样随时随地对父母敞开心扉;这条“警戒线”,其他任何人,包括父母在内,都不能随便跨越。
有数据表明,47.5%的孩子都希望有独自的空间,原因是孩子和大人一样有“隐私”,希望通过拥有自己的卧室来保护它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