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的天地才安全
小彤不听爸爸劝告,在客厅玩耍时,不小心把桌上一整盘豆子打翻在地。事发后,她风一样地冲进自己的房间,把房门关上,躲在书桌旁边的一个小角落里,任凭谁去叫她都不出来。事实上,每一次犯错,小彤基本都是第一时间跑进房间,躲在角落里。不过只要平复了心情,或认为事情已经解决,她会自己走出来。
从心理学角度讲,孩子内心的自在来源于早期安全感的建立,表现为一种从容不迫、安宁祥和的内心感受。安全感从哪里来呢?答案除了和妈妈之间的亲附关系,再扩大就是孩子的居住环境。
安全的起居和熟悉的活动环境是孩子获得安全感的基本条件。没有自己房间的孩子,你会发现家里的桌底、床底、被窝,有时甚至是一把适合他自己身材的小椅子,都可能成为他的“安全小天地”:一旦犯了错,或遭遇某种挫折,他们就会钻进去。在这些小空间里,他们会认为自己是受保护的,并且更容易找到自身的存在感。
给了就别后悔
“快点把你的玩偶收好!”每天晚上奶奶路过双双的房门,都会忍不住唠叨几句。
双双喜欢把她的小玩具们都放在地板上,置身于玩偶之中,可以随手触摸,随意摆玩;可奶奶觉得太乱,而且地板太脏,非得让她到床上去玩。等到她玩累了想收起来时,奶奶又忍不住过来帮忙。“我想自己收。”双双大多会谢绝奶奶的好意。如果她坚持指挥双双“把娃娃放在柜子上,把小汽车放在抽屉里”,最后双双只能把她请去客厅。
既然孩子有了自己独处的房间,你就得有心理准备:他们会逐渐脱离父母,自我意识一天天壮大;开始能够初步地照顾自己,对房间内的事物有自己的理解和评判标准;很多事不喜欢别人插手,希望有愈来愈多的时间可以不用在你的引导和监督下自由支配。
对他们来说,儿童房不仅要能提供安全感、保护私隐,还得是一个可以安心玩耍、安心做任何事的空间。里面的东西想怎么用、怎么安排,都是完全自主的;他们可以在里面发呆,甚至消化自己的坏情绪;可以把朋友带进去,自由自在,躺在地上或坐在桌子上,怎么舒服怎么来,还能无负罪感地说“不”。
所以,请允许他们于自己与父母的空间之间自由切换,甚至允许他们在喜欢的情况下选择关闭自己的空间吧。如果给了他们自己的房间,又处处限制他们的活动和自由,那对于孩子来说,实在是太没意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