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告诉您一个秘密:凡是用过iphone的人,再也不想用别的手机了。为啥?太好用了!
“虚荣心”并不是不好。台湾心理学老师杨明磊曾在工作坊里问大家,羡慕和嫉妒,哪个自信心更强?这还用想,肯定是羡慕!可杨老师却说是嫉妒,羡慕背后的意思是:呀,人家怎么这么厉害,我赶不上!嫉妒却在说:哼,凭什么他比我厉害?我要赶上他!同样,“虚荣”也像是在说:我值得拥有更好的东西,我希望获得别人的尊重。所以,没必要一门心思地和“虚荣心”较劲,不由分说给孩子扣个大帽子。
不如把目光转向孩子的需求。需求没有合不合理,没有对错。那种想要一种东西,心里痒痒的感觉都有过吧?这种感觉一旦升起,不消解掉,总有一天会卷土重来。只要我放进淘宝购物车的东西,早晚有一天会把它拿下。
如果陷入“想要买偏不买”的僵局,孩子就没心思想别的了,满脑袋就只有买!买!买!不说嘛,大人的禁止,其实是对孩子的引诱。
不如先和女儿讨论讨论iphone 6到底有什么好?这么贵,到底值不值这个价?有没有其它的替代选择?顺道给孩子讲讲乔布斯的故事……我想,有了这样的思考,闺女就不会盲目跟风了,她的眼睛会转向产品本身,考虑的是我喜不喜欢这个产品,而不是停留在与别人的比较上。喜欢一个产品,拥有后会获得一种满足感,所以,这玩意真的入了闺女的心,那就买吧,再贵也值!但如果是因为别人有了我就要有,这是一种情感的需要,再多的物质也填不平这个坑。需要摸清这个“情感需要”是什么再说,是某种程度上的自卑,还是希望获得更多爱的证明?抑或是其它?
但不是说买就买。肯定孩子的需求,同时也让孩子参与家庭财务的规划,她才能学会理性思考。咱家钱就这么多,用钱的地方也不少,怎么合理规划。新品总是特别贵,过一阵子降价再说?买了这样,那样可能就得靠后排。对于大件,每个月攒点钱,一步一步靠近那个想要的东西,入手的时候,也格外欣喜、格外珍惜吧?
其实,这些都是小编对待自己想要买一个贵东西时的态度。如果大人和孩子为买不买较上劲了,大人不妨先看看自己,是如何对待自己的需求的。是不是经常为买不买某些东西纠结?大人自己内心不纠结,和孩子才不纠结。
至于学风,这事咱把握不了,能把握的只有家风,家风正了,邪风也难吹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