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家长都爱在吃饭时对孩子进行说教,絮絮叨叨说个没完,却没发现孩子越吃越慢,越吃越少,到最后一提吃饭就满脸的不情愿,和家长也闹起了别扭。其实,这都是错误的“饭桌教育”给孩子造成了心理负担。据有关调查数据表明,有90%的家长在吃晚饭时询问孩子的功课情况和考试成绩等,造成紧张气氛。“饭桌教育”非小事,也是家长最容易忽略的,必须重视起来了!
身边例子:
小珊今年7岁,是个活泼好动的小女孩,但是她的爷爷奶奶最近发现她一到吃饭时间就躲躲藏藏,有几次不是说不饿不想吃,就是很快地随便吃几口就说吃饱了。奶奶很担心小珊是得了挑食厌食的疾病,因此向老师了解情况。但是据老师反映,小珊在幼儿园时表现良好,吃饭也很香,每次都几乎是把饭菜吃得干干净净的,并不存在家长反映的问题。那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教育专家告诉你:
其实像小珊这种情况其实是很常见的,孩子表现得不爱吃饭,与其身体健康问题没有关系,更多的是家长给孩子的一种心理压力让孩子吃不消。很多家长日常工作繁忙,一般都只是在吃晚饭的时候能够有比较多时间和孩子沟通,因此家长会抓紧这个时间问孩子今天表现怎样,或者大说道理,无视了孩子并不喜欢家长在饭桌上说教的心情。
吃饭本是温馨愉悦的气氛,但是家长利用这个时间来说教,很容易造成孩子心理压力大,情绪低落,父母的责问、训斥会使得孩子精神压力紧张,食欲也就消退,长此如此很容易会形成不良的条件反射,使得孩子一到吃饭时精神就特别紧张,长久很容易产生厌食症,或者产生心理上的疾病,对于亲子关系来说更是得不偿失。
饭桌上该和孩子聊什么?
家长平常对孩子的教育,都是有意识地一板一眼地给孩子做示范,或者就事论事地讲道理。但是在饭桌上,家长的一言一行有所松懈,也是最容易无意识地给孩子影响,暴露自身缺点,并传染给孩子,这时也是最容易影响到孩子言行举止、精神气质甚至是价值观的形成。
因此,在饭桌上,即使是最简单的交谈,家长也应该要注意言谈的内容,既不要对自己今天的工作成就吹嘘不已,也不要对孩子今天不好的表现满腹牢骚。在饭桌上,多真诚地去了解孩子今天的感受,让孩子分享今天在幼儿园、学校的快乐。
家长不要过多地追求孩子今天在学校的表现好不好,乖不乖,应该更多地关注孩子的成长心理过程,而不过分看重结果。看孩子是否每天快乐,是否有所收获,是否交上新的朋友……家长应多成为孩子的倾听者而不是教育者。家长多讲一些正面的、善意的、积极向上的话题,能够让孩子拥有健康快乐的心态。这样做孩子自然会很珍惜每天和你吃饭沟通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