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仍有一些孩子支持妈妈生二胎,又如何解释呢?雷云燕女士说:“这是家庭气氛和家庭教育不同造成的。生活比较独立的孩子,对妈妈生二胎会比较容易接受,而过分依赖父母的孩子会感到自己的生活面临重大威胁。心理学将儿童对父母的依恋类型,分为安全型依恋和非安全型依恋。其中,对父母有安全型依恋的孩子比较独立,自我认同价值高,并认为他人值得信赖,在人际交往中较为自信。对父母非安全型依恋的孩子,就是过分依赖父母的孩子,因其过于依赖,怕失去,潜意识里对父母之爱的持久性不信任。研究者还发现,非安全型依恋的儿童,在父母更多关注弟弟或妹妹时往往会表现出更多的嫉妒,并很少在父母离开时关照弟弟或妹妹。”
为什么反对妈妈生二胎态度最坚决的是十来岁的孩子?这个年龄的孩子本应具备了起码的独立能力,为什么还那么不懂事呢?成都心理学博士万利民先生接受采访时说:“那是因为这些孩子的心理成长存在缺陷,即错过了第一反抗期的成长机会。”他进一步解释,“孩子的独立欲求,一般在两三岁之间萌芽,到三四岁达到高峰。其自我意识的发展,经历了从‘生理自我’到‘社会自我’,再到‘心理自我’的过程。比如,孩子在学习走路的过程中,‘自我’从能控制自己的肢体动作中得到了初步认证,‘生理自我’即发展起来。这个阶段的孩子,行为特征是要求自己吃饭,尝试自己跑着玩,样样事情都争着自己来,不愿接受父母的帮助。孩子这样做,就是通过‘自我’来认知世界,并获得最自然的成长力量。如果此时父母仍沿用照顾婴儿的方法,孩子说‘我要做’,父母说‘我替你做’,就产生了强烈的矛盾,而孩子会在和家长对着干的过程中,不断地获得‘自我’的真实存在。‘心理自我’在玩耍中自发地成长,但是,如果父母过分地保护孩子,比如怕孩子吃不饱,不让他自己吃,老是喂;比如孩子要玩泥巴,父母怕脏不让他玩等,就会让孩子迷失自我。而一个缺少自我存在感的孩子,往往会形成非安全型依赖性人格,丧失心理安全感。”
“另一方面,”北京儿童心理学教授马忠国补充道,“幼儿的自主意识具有两面性,既可以发展成独立、自主、自尊、自信等良好的心理品质,若引导不当,也可能使孩子自我意识膨胀,事事以自我为中心,形成任性、霸道等不良心理品质。十来岁的孩子反对妈妈生二胎,态度之坚决、行为之激烈,还与孩子进入第二反抗期有关。如果孩子在第一反抗期被父母溺爱,其反抗的张力受到抵制,没有成长为安全型依恋的独立的孩子,那么会在第二反抗期表现得格外嚣张。这个阶段的孩子,生理发育速度很快,使其有了强烈的成人感,而成人感的形成,让他们要求具有和大人相当的社会地位和决策权力,不满在家里的从属地位,更反对家长权威式的干涉。父母再生孩子这样的大事如果事先不与第一个孩子商量,足以令其气愤。而且,处于第二反抗期的孩子,由于生理快速发展而造成的对身心发展现状的不适应和不平衡,常常会让他们处在焦虑的情绪中,遇到不满和不平之事,容易出现突发式的情绪失控。而这时反抗的主要表现形式,就是态度强硬的硬抵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