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肉瘤是骨科原发性恶性肿瘤中发病率最高的一种,多见于10~25岁的青少年。但这个年龄段正是骨骼快速生长时期,很容易将骨肉瘤导致的疼痛误以为是正常的生理现象——生长痛,错失最佳治疗时机。
一般青春期的生长痛有4个特点,第一,和运动密切相关,即多见于剧烈运动后。第二,生长痛的疼痛位置多在骨骺部位,即骨头生长发育的部位。第三,疼痛感主要来源于肌肉、韧带在骨的附着点,即在骨上生根的地方有疼痛。第四,生长痛在休息后能缓解,使用消炎镇痛类的药物可以加速缓解症状。
而骨肉瘤的疼痛特点则与生长痛有明显不同。首先是疼痛位置不同,骨肉瘤的骨疼痛多见于关节处,部位固定;其次,疼痛开始较轻,然后发展得愈来愈严重,即进行性加重;同时这种疼痛多见于晚上夜深人静时,痛感更强烈。休息一般对缓解症状没有帮助。而且随着疼痛的加重,局部会逐步出现肿块;且疼痛部位的局部皮肤温度要高于对侧肢体。
因此,青少年如果出现肢体肿、痛、局部皮肤温度高,并伴有关节活动障碍,绝不能掉以轻心,应尽快就医。影像学是早期诊断骨肉瘤的重要手段,CT扫描和核磁共振检查可清楚显示肿瘤软组织侵犯和髓腔浸润程度,对保留肢体手术有重要指导作用。肺部CT检查可确定有无肺转移,对临床分期有重要价值。
传统癌痛的治疗是三阶梯口服药物镇痛。但部分患者因为无法耐受药物的副作用,从而既达不到镇痛作用,又增添了很多副作用。这种情况下可以选择神经介入技术,既减轻了患者的疼痛,又减少了镇痛药物用量,改善了患者生存质量。
神经介入治疗具有镇痛效果确切、不直接影响患者全身状态、意识水平和精神活动等优点,在癌痛治疗早期就应适时、适宜地介入,而绝不应将其视为各种疗法无效时的最后抗痛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