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种故事:缺乏动机,不愿意做
妈妈叫萱萱帮忙丢垃圾,已经叫了三次。每次萱萱都说“来了”,可说完后,继续捣腾桌子上的玩具,半天也没有要动身的意思。妈妈急了,一把把玩具抢过来,扔得大老远。萱萱这才慢腾腾地站起来去丢垃圾。
为什么父母的要求合理,孩子也有能力,但却不愿意、不想做?这涉及动机问题。有的孩子会明确问“为什么要我做?”有些孩子嘴上不问,但心里同样不满。他们不喜欢,所以用拖拉来抗拒。拖拉现象,其实是孩子在用行动抗议。
发现这种现象时,父母应该反思自己的方式方法是否有问题,适时做出调整,想办法把“应该”“必须”的事情变得有趣,让孩子愿意做,乐意做。
第5种故事:“好吧”未必就真的好了
有一个7岁女孩,因为挑食,比较瘦弱,肠胃消化也不好,妈妈决定给她看中医。疗程中要针灸。性格内向的她,出门前种种磨蹭,若遇上妈妈因事取消一次,则高兴得直蹦。但妈妈并没有意识到这些,还是坚持把10次针灸都扎完了。哪知道,最后因为针灸的原因,小女孩竟然晕针了。
拖延行为中显示的情绪不清晰、不激烈,所以常常为家长所忽略。
当家长讲完道理,孩子懒洋洋地拉长声说“好吧”时,家长不要以为真的好了,一定要追问孩子:“你听起来并不乐意,能说说原因吗?”如果家长不问,装没听见,后面的结果,十有八九是孩子不好好做。
当孩子反复用请求、用讲条件、用嘟囔等形式表达不愿意时,家长就更要重视。
只有识别并处理好孩子的情绪,家长才能够与之进行更好的沟通,真正解决拖延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