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的印象中,宝宝大多都是活泼开朗,调皮捣蛋的;但是有一些宝宝天生就比较内向“害羞”,不喜欢和别的宝宝一起玩耍,看到生人都觉得不自在。对于这样的宝宝,作为家长应该怎么样做才能让他走出自己的小世界呢?
了解宝宝与同伴交往的发展阶段和特点:
通常,宝宝在0~2岁时,还不太会真正和别人一起玩。在爸爸妈妈和宝宝一起玩的时候,宝宝可能观察爸爸妈妈怎么玩,或者模仿爸爸妈妈怎么玩。当你把两个同龄的宝宝放一起,他们通常是自己玩自己的。3岁的宝宝开始关心同伴,喜欢和别人在一起玩的感觉,比如轮流玩一个东西,喜欢观察别的宝宝怎么玩。这个阶段我们称之为“平行游戏”,因为他们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合作游戏。比如,一个宝宝在搭积木,另一个宝宝也在搭积木,他们会互相观察,但是通常不会合作搭一样东西。
4岁的宝宝开始体会到和小朋友一起游戏的快乐,开始了真正意义上的“合作游戏”。他们可以遵守某个游戏的规则,像丢手绢这样的游戏,宝宝必须遵守一定的规则才能完成。再比如,他们会合作,用积木搭成一个很大的房子。宝宝们享受有规则的游戏所带来的乐趣,也知道照顾别人的情绪,学会适当地礼让。在游戏的互动过程中,宝宝的社会性得到飞跃式发展。5岁的宝宝社会性发展飞速,更加能够合作,并且他们对“朋友”这样的概念有了更多的理解。
观察宝宝属于哪种交往类型:
每个宝宝都不一样,要懂得尊重个体差异,不能期望每个宝宝都非常外向。在宝宝和小伙伴一起玩的时候,请仔细观察,你的宝宝是怎么发起互动的?又是怎么回应的?
1、观察者 这类宝宝一般不发起和他人的互动,虽然他们会回应他人发起的互动,但他们常常像一个圈外人,游离于同伴间互动和集体活动之外。这样的宝宝,多给一些机会和时间,他们和成人的交往会比较容易一些,但是和同龄人的交往可能会相对难一点。
2、独行者 这类宝宝喜欢自己玩,对和他人互动不感兴趣。当然,如果他们需要什么东西或有什么事情,会主动发起和他人的互动。但是对于他人发起的互动,他们经常性的不理不睬。
3、社交积极者 这类宝宝常常发起和他人的互动,而且会积极回应他人发起的互动。这样的宝宝可分为三类: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够自如地和他人互动;和同龄人互动好一些;和成人(如老师)互动好一些。
4、社交消极者 这类宝宝比较少见。他们既不发起互动,也不回应,对他人的游戏丝毫不感兴趣。这样的宝宝,父母要特别关注,要花很多精力去帮助他们和别人交往。
教育叮咛:切忌给宝宝贴标签。内向外向是我们描述人格的两个面,并没有哪个更好的意思。宝宝发展有个体差异性,父母切忌给宝宝贴上“内向”这样的标签。